□法治报记者 金勇
法治报通讯员 张峥华
骑着电动车正常行进,却被施工人员移动的长毛竹竿碰到脸部,摔倒后造成左颌骨多发骨折、左眶周软组织挫裂伤。可施工方却不肯承认是己方的错误造成的事故,双方关于医疗费赔偿的问题协商无果,只能找到闵行区涉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
调解员前往事发地多方了解事实真相,厘清各方责任,通过耐心劝说,成功化解了这样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飞来横祸导致骨折赔偿事宜协商无果
王某某骑电动自行车行驶在某小区附近时,突然被小区施工工人手中拿的长毛竹撞到脸部,导致其摔伤倒地。经医院诊断为左颌骨多发骨折、左眶周软组织挫裂伤。王某某与施工方因医疗费赔偿事宜协商多次无果,前往闵行区涉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调解。
接到该起纠纷后,调解员首先通过“背靠背”的调解方法分别约谈双方当事人,了解整个事件的详情和当事人的想法。事发当天下午,王某某骑电动自行车经过某小区,该小区正在进行建筑工程外墙门面的施工,几名工人在搭建长毛竹的脚手架,由于长毛竹脚手架的长度较长,工人在搬运过程中难免会横到道路的中间,而王某某骑车经过时,恰巧一名工人正在横置长毛竹,长毛竹碰到她的脸部,她随即摔倒在地,面部流血不止,身上多处挫伤。王某某认为,施工方未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移动较长的长毛竹,导致她受伤倒地,应当负担全部责任并承担医疗费。
在听取了王某某的陈述后,调解员随即联系了施工队的负责人。该负责人称在得知有人摔倒后,立即赶到了现场,并拿出了1000元交给王某某,让其先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之后,他也就该事件向施工工人了解情况,得知施工工人在搬运长毛竹的过程中并没有横向移动,而是竖着搬动,因此当王某某骑车经过该施工墙面时,长毛竹并没有碰到王某某的脸部,而是王某某的车速过快,在东张西望之下被前面的长毛竹惊吓,导致车速失控摔倒在地,因而受伤。负责人认为,既然王某某不是因为长毛竹直接碰到而受伤的,而他也出了1000元,施工方不应该再承担其他赔偿费用。
多方查找事实真相协商一致达成共识
调解员在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想法后,认为本起纠纷的焦点在于长毛竹是否碰到当事人王某某,而双方对于该焦点各执一词。调解员认为只有了解客观事实才能进行公正的调解,于是前往事发地实地勘验和多方查找。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找到了事发时在场的目击证人,并了解到当时施工工人在搬运长毛竹的时候的确碰到了当事人王某某脸部,且导致其摔倒在地。
调解员在了解事发经过、查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决定采用面对面的调解方法约同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商。调解一开始,调解员首先拿出了证据证明并还原了施工工人在没有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横向移动这么长的毛竹,并碰到当事人王某某脸部的客观事实。施工方的负责人在调解员拿出证据后,承认了是自己一方的错误并向王某某道歉。调解员顺势将王某某的情况进行了一番介绍,王某某因为该起事件导致左颌骨多发骨折、左眶周软
组织挫裂伤,给她的生活和行动带来了巨大的烦恼,而且养伤期间不能洗澡,这也给她的身心带来了巨大伤害,劝说施工方负责人能够换位思考体谅王某某的境况,给予王某某应当的经济赔偿。而王某某一方并没有提出任何过分的主张,只希望施工方能够赔偿相应的医疗费。最后在调解员的努力下,经过多番劝说,双方最终协商一致,达成共识。
【案件分析】
在本案的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首先通过耐心的沟通,了解事件的经过和双方当事人的想法,分析得出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当事人双方对施工工人手执的长毛竹是否碰到王某某的脸部致使其摔倒在地的情况各执一词,而本案的难点也在于此。调解员通过多番的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找到证明事实真相的目击证人,并得出长毛竹确实碰到王某某脸部这一细节的客观事实。接下来,制定相应的调解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从而引导当事人做出退让,促使双方达成共识,成功化解纠纷。
现在很多小区都在进行施工改造,不管是小区居民还是访客在步行或骑行的时候都要有预判,尤其是如果该小区正在进行施工,更加要注意安全。施工队在进行施工时,首先要要观察周围的环境,其次做好周围的安全防护措施,最后在确保安全的时候进行施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