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人在做,时间在看

本文字数:1332

  □游宇明

一次茶叙,有熟人吹嘘自己的“好友”多多:微信5000人限额只剩10来个空位,手机卡通讯录早已满500人,加“新知”必须去掉“旧雨”。我这人有话藏不住,连忙问他:你的微友聊过天的有多少?你的“话友”平时联系了的有几何?此人回答:前者不足300人,后者不到100人。我说在这些有过接触的人里,你遇到烦恼想倾诉、碰到困难想求助的,又是怎样的数目?熟人说:那就只能以个位数计算了。我笑了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以免对方尴尬,不过,聪明的他应该知道我的弦外之音。

在古代社会,朋友是一个很神圣的称呼,其背后暗含了人生观、价格观一致、非常聊得来、可以托死生等含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等诗句,就表达了古人对友谊的理解。如今随着电话、QQ、微信的普及,加上少数人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人生哲学,朋友的含义高度泛化,从未见过面、不知道是男是女的人,可以称为“QQ好友”、“微信好友”,共同唱过一次歌、吃过一回饭、洗过一回脚的人,可以被视为生活中的朋友。朋友成了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熟悉的代名词,它原本具备的心神相契、守望相助的含义被有意无意地剥离了。

想起一幅漫画,当一只老虎凶猛扑来时,伙伴中的三人迅速爬上了树冠,一人还在树干的底部,随时可能被老虎吃掉,那三个所谓的“朋友”不但没有出手相助,还嘲笑处于紧急情境中的这个人,画下的文字云:你认识多少朋友不重要,重要的是危难的时候有多少朋友认识你。这幅漫画可以成为那些患了友谊泛滥症的人的枕边读物。

说到危难中朋友的表现,我们不妨讲个故事。大画家黄永玉当年落难时,有人落井下石,有人避之唯恐不及,一位郊区的花农却不顾风险给他送花,说“别难过了,看花吧”,用自行车装了五六盆花推进他家,有吊兰和菊花等等,春夏秋冬,一直都送。过了某个特殊时段,黄永玉重新名满天下,许多人以结识他为荣,这位花农却“不见”了。黄永玉花了三年时间找他。

1999年办画展,黄永玉什么牛人也不请,专门请了这位花农剪彩,还特地叮嘱他:“你不要穿什么西装,什么都不要,你爱穿什么穿什么。剪完了就算了,请你到我家喝酒去”。这位花农与黄永玉都是懂得朋友的内涵的。

没有人有资格天生得到别人的关照,想在夜行时有朋友为你点灯,我们就得在朋友身陷暗处时先去照亮他。这不是一种利益交换,而是一种向他人证明情感与人性的方式。曾国藩与胡林翼的关系好得超过了许多亲兄弟,曾国藩丁父忧回家,咸丰故意冷落他,让他在一家一呆两三年,胡林翼多次上奏请求皇帝启用曾国藩,遭到拒绝也不改初衷,曾国藩在前方剿敌,无论提出多少军饷,胡林翼都会想尽方法满足,有时闹得他的下属都有意见了。胡林翼为何对曾国藩这样好?因为曾国藩在胡林翼还是以道员身份领兵的时候多次向皇帝荐举他,皇帝因战事责难胡林翼,曾国藩多方替其开脱。胡林翼由道员直升湖北巡抚,曾国藩功不可没。如果当年的曾国藩向别人投入热情之前,像现在少数人一样先要看别人当没当官、有不有名、赚没赚钱,胡林翼不可能像后来那样向他付出真心。

有句话叫:人在做,天在看,天会不会看,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时间一定在看。真正的友谊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凭自己的光亮与时间抗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 人在做,时间在看 2020-06-22 2 2020年06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