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2020年度上海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55万元,个人账户资金7月1日计入到位,在昨天的民生访谈中,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透露。
据介绍,今年起,本市职工医保年度的起始时间从4月1日调整至7月1日。2020年7月1日0时起,本市职工医保将进入2020医保年度(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将从53万元提高到55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按规定继续报销80%。2020医保年度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也将于7月1日计入。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按本人实际缴费金额全额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规定也划入一部分至个人账户,其划入标准不作调整,按照2019医保年度标准执行。因为2019医保年度延长3个月,对应的4-6月期间应计入的个人账户资金,也将一并于7月1日补计至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此外,为不增加参保人员的医疗费负担,2020年医保年度的职工医保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19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在医保信息系统改造升级上,夏科家说,上周医疗费报销“一件事”已经率先上线,这也是全市14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中首个上线,通过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体反馈,方便群众办事。基本医保费用报销结算依托“一网通办”的统一物流体系传递报销资料,使群众办理医疗费报销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动”,该项便民举措预计每年惠及申请报销群众30万人次。办理门诊大病事项登记实现减少申报材料3项,通过定点医疗机构直接上传,使群众办理大病登记实现“无感登记”,该项便民举措预计惠及每年办理群众56万人次;医疗救助对象经基本医保费用报销后的救助金给付将实现“无缝衔接”,在办理基本医保费用报销结算后,对医疗救助对象自动给予医疗救助。接下来,医保部门还将通过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进一步优化医保支付流程,探索《就医记录册》电子化等措施,进一步加大惠民、便民力度。
除此之外,医保部门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具体技术方案,本市参保居民即可通过登录“随申办”APP等渠道,申领和激活自己的医保电子凭证,今后就可以在开通本项服务的医疗机构以电子凭证就诊,实现医保卡的脱卡支付。据悉,医保部门将进一步拓宽“随申码”应用场景,积极实现“随申码”与“医保电子凭证”有效衔接。
接下来,还将对医保信息化系统及时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经完成了医保“五期接口”开发工作,并协助相关医疗机构做好院内系统改造对接,该系统可以全面支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医保结算。同时,医保部门将尝试以在线支付、无感支付等方式,实现医保费用支付,还将探索将《就医记录册》电子化,进一步减少参保人员就诊时携带的材料。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