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1766”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有些“零食”竟然是毒品伪装的吗?你知道失控的“钢铁怪兽”有多可怕吗?你知道传说中的“五石散”到底是什么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近期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的微信公众号上找到。
虽然因为疫情,青少年无法走进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参观学习,但教育馆的讲解员们依然坚持打造“禁毒微课堂”,通过网络平台继续为青少年科普禁毒科学知识。同时,还推出“漫说禁毒”、“画”里有“话”禁毒科普套图等,让各年龄层的青少年都能了解学习禁毒知识。
寂静线下热闹“线上”禁毒科普不停摆
往年寒暑假,是市禁毒科普教育馆最忙碌的时候,每天都会有许多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少年。市禁毒科普教育馆的工作人员还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通过不同方式让青少年对禁毒科学知识有直观感受。但是今年寒假,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和孩子们“失约”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观众和市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市禁毒科普教育馆不得不闭馆了。从1月底到现在,少了孩子们的市禁毒科普教育馆显得有些“寂寞”。
不过,场馆的“寂静”不代表青少年禁毒科普教育停摆。为了弥补青少年无法到场馆参观学习的遗憾,市禁毒科普教育馆的讲解员们决定将工作转到“线上”。
从2月开始,讲解员们坚持集体备课,从制定大纲、编写教案,到制作课件、编辑动画,他们分工协作,自学PS制图、动画设计、配乐编辑等新技术手段,打造高质量的微课产品。
根据受众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结合疫情防控以及时事热点,定期推出系列原创微信。针对低年龄段学生,推出“漫说禁毒”,以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漫画为载体普及禁毒知识;针对初高中生,推出了“禁毒微课堂”和“禁毒动画”,填补课堂教学的空白点,其中“禁毒微课堂”共推出了16期,分为科普类知识系列和法律知识类系列,从多角度全面地普及禁毒知识;针对大学生及市民,推出“在线观展”,模拟线下参观,扩大社会影响。
6月26日恢复开馆 云展馆将同步开启
除了场馆参观学习,禁毒科普研学集训营系列活动也一直是市禁毒科普教育馆的品牌项目。同样受到疫情影响,往年颇受欢迎的集训营活动无法照常开展。不过,在以往活动的经验基础上,今年以“无毒世界,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禁毒科普研学集训营还是“开营”了。
市禁毒科普教育馆通过与多家机构、单位策划合作,采用直播的形式带青少年走进缉毒犬训练基地,了解缉毒犬的训练工作情况;参观上海海关大楼等标志性建筑,聆听这些建筑背后的禁毒历史故事;前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探究“白色粉末”的秘密。
此外,为了继续帮助学校、社区营造禁毒氛围,宣传禁毒科学知识,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在设计推广各类线上课堂之余,精心制作了一套完整又精炼的“画”里有“话”禁毒科普套图海报。目前,这些好懂好看又好记的海报已经应用于一些学校、社区的禁毒宣传中。
根据介绍,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将于今年6月26日恢复开馆,同时,“上海禁毒科普教育馆”公众号中的“云展馆”也会同步开启,给青少年更多参观学习的机会和选择。市禁毒科普教育馆也会继续通过直播、广播、线上微课堂等形式,结合青少年的需求设计推送科普教育知识。 (记者 徐荔)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