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收V,不想卖的可以租,180/天”“出租微信加我,长久有效” “注册1年、绑定手机,有交易记录”······微信还能出租?一些人惊讶之余居然有点儿心动。账号密码借出去几天就有几百块到手,这样不劳而获又稳赢不赔的好事儿上哪找啊!但有没有想过:每个人都可以免费注册、使用的微信,为何有人会租呢?
近日,深圳市消委会发出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要保护好自己QQ、微信账号密码,合规使用,租借QQ、微信账号的行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能尝试。
出租微信号获利涉嫌犯罪追究刑责
近日,南京江宁警方抓获一名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嫌疑人王某。王某自2019年4月份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贩卖微信号6000多个,非法获利5万余元。据王某称,自己也非常清楚贩卖出去的微信号将用作赌博、诈骗等违法行为。嫌疑人王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7条之二的规定,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目前,王某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武汉青山一名17岁女孩小李在家中上网,正好手头缺钱的她,被出租微信账号的广告吸引。按照对方的要求,小李将自己的微信账号、登录密码告知对方,将微信号交给对方使用。对方用小李的微信号在电脑PC端登录后,开始添加陌生好友,并引导他们刷单,声称每刷一单返利本金的5%至8%,一天做满5单则返利88元。然而小李发现,对方刚开始几次会兑现,后面不仅没有返还垫付的钱,还拉黑刷单的人。小李刚开始觉得疑惑,但对方让她不要插手聊天,也不能删除添加的好友。小李每晚9点会收到对方转来的30元报酬,就没有进行阻止。几天后,小李发现自己的账户因涉嫌违规操作,已被冻结,租借微信的人却引导小李申诉。为持续获利,申诉解封后,小李又将账号租借给了对方继续诱导他人刷单。不久,警方发现小李的微信号涉及一起诈骗案件,受害人已被骗6万余元。经过调查分析,警方发现小李主观上明知自己的微信号被用于实施诈骗行为,还继续为诈骗犯罪份子提供帮助,属于诈骗行为的共犯,目前已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而借其微信的诈骗嫌疑人,因涉及跨区域作案,仍在抓捕中。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有了刑事犯罪记录,小李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受到诸多影响。
出租账号麻烦不断封号申诉量超万例
近日,深圳市消委会发出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要保护好自己QQ、微信账号密码,合规使用,租借QQ、微信账号的行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能尝试。
据介绍,自今年以来,腾讯方面收到因租借微信账号产生的账号封号申诉量已超1万例,大量的消费者投诉反映其QQ号或微信账号被封停,而不少封号是因为租借QQ号或微信账号违规引起的。
江女士表示在微信上看到了一个日租微信号的群,只需每天登录群里发的电脑二维码,即可获得几十到一百多元的费用。江女士认为,只是扫描二维码登录电脑版微信,又没有问微信密码之类的,还可以赚钱,于是没有想太多,就出租了自己的微信账号。结果,几天后,江女士就发现自己的微信账号被封停了。江女士立马联系腾讯公司,腾讯公司回复江女士,因账号涉及违规被封,暂无法解封。江女士才明白是自己出租微信账号的行为造成的麻烦。
记者了解到,随着有关部门对QQ号、微信号的安全管控持续加强,打击力度持续加大,导致从事贩卖、辅助注册、解封等业务的“恶意号商”遭受重创。号源空间被大大压缩,难以存活,“恶意号商”从而打起了“租借”账号的主意,他们的目标人群通常都是社会上的“有闲人”,如学生、年轻妈妈、自由职业者等,通过在网络上发布“兼职”广告,以每日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的高佣金价格吸引受害人主动将自己的账号拱手相让。随后,便利用租来的账号实施欺诈、散播黄赌毒等不良信息,致使受害人身份信息被泄露和利用,个人或亲朋好友资金受损,账号封停,甚至因此承担法律责任。
账号外借风险多 一不留神变“帮凶”
诈骗、黄赌毒等“网络黑产”问题对社会危害巨大,影响恶劣,消费者要自觉遵守《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杜绝租借QQ号、微信账号等违规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以及不可预计的损失。
微信官方表示,微信全面禁止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并设立了对应的处罚措施。针对存在违规操作的恶意账号,一经发现确认,微信安全系统会立刻封停。
账号封号,不法分子必须寻找新的能用账号才可以继续他们的违法违规活动。而所谓“租号”,就是黑产组织(即俗称“号商”)想出来的一种解决方案。
社交网络平台上租购微信的广告并不少。上传者在网上给出一天几十元到几百元、乃至上千元的价格,成功让一部分客户将微信账号密码拱手相让。但租微信号,本身就是个圈套。有“租号”需求的不是违法犯罪团伙,就是想打“擦边球”的灰产组织。他们在网上发布虚假宣传,美其名曰是“短期租借”,实际上就是变相盗号,诱骗客户自己拿出账号、密码,再理所当然地将这种账号挪作他用。
而向这些人开放账号使用权的结果就是,客户的账号后期可能会被盗用,信息被泄露利用,直接损害自身及亲朋好友的切身利益,或在不知道的状况下参与到网络黑灰产的运作中。还可能被用于垃圾营销、招嫖和散播不良记录等恶意行为,危害网络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普通用户的实名账号有着支付功能,并且一般没有异常交易记录,因而很容易被非法团伙(即所谓“水房”)盯上,用于拆分、“洗白”他们手里的赃款,逃避监管部门和公安局的监控、跟踪。而一旦客户出租的微信被卷入“洗钱”风浪,他们的账号也将不再“清白”。
针对在服务平台中租售微信账号的行为,微信团队一直严打严防,防止让客户掉入陷阱、变成不法分子违法违纪的“帮凶”。实际上,在《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明确规定,微信客户有着账号的所有权,但不能将账号出租或转让给他人,也不能租赁或借用他人的微信账号。出租微信账号不仅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本身也违背了微信软件的使用规定。
三大严重安全隐患 严守“四不”底线
据深圳市消委会投诉部负责人介绍,租借QQ、微信账号存三大严重安全隐患:一是个人信息安全有隐患。个人隐私脱离防护,个人信息敏感内容可能会被收集或在黑市上出售;二是资金安全有隐患。好友对账号租借不知情,不法分子借助号主身份向好友实施借款借贷、恶意骚扰或欺诈;三是账号安全有隐患。账号随时存在被盗风险,如被利用开展垃圾营销、招嫖或散播不良信息等恶意行为,将导致账号违规被封停。个人信息安全、资金安全、账号安全等全部脱离防护,严重的还将承担法律责任,租借QQ号、微信账号存严重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为此,深圳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对于自己的QQ号、微信账号要做到“四不”:不租、不借、不售、不信。
消费者在网上看到类似的“租号”信息要保持冷静,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迷惑,若在平台上看到这样的广告,及时通过客户端或者联系腾讯客服旗下的“腾讯110”小程序进行举报。
个人要保护好自身各类账号和密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或授权他人登录,以免造成个人隐私泄露,为不法分子以他人身份作掩护行不法行为提供可趁之机。
公众应增强法律意识,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不参与“养号售号”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遇到好友网上借钱时,消费者应电话联系确认清楚后再决定是否借钱给对方,不要马上相信,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别只见“得”却不知“失”
人们或许会问,这些人为什么愿意将自己的QQ、微信账号租借给别人?据报道,租借账号者每天可以获得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的佣金。只是将账号租借出去,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轻松赚钱,何乐而不为?
然而,真的没有任何代价吗?据介绍,随着对QQ、微信账号的安全管控持续加强,打击力度持续加大,从事贩卖、辅助注册、解封等业务的“恶意号商”遭到重创,号源空间被大大压缩的他们便打起了租借账号的主意。这些“恶意号商”会利用租借来的账号干些什么勾当可想而知。不少账号被用来实施欺诈或散播黄赌毒等不良信息,而“号主”则在毫不知情之下摊上“大事”,甚至因此承担法律责任。由此可见,租借账号只会得不偿失,“号主”们别再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犯傻。
这些只见“得”却不知“失”的“号主”也在告诉我们:在如今的网络社会,提升全民网络素养有必要加快步伐。对个人信息安全加强自我防范,正是网络素养的“基本功”,其不仅包括不租、不借、不售QQ、微信账号,还包括减少在各大网络平台提供过多的个人信息、减少随意点入陌生的网络链接等。包括主管部门、平台在内的有关各方,要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坚持不懈地“讲”,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地“讲”,将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讲”入人心,让人们能像重视食品安全那样重视个人信息安全。
(综合自《人民日报》《楚天都市报》《广州日报》《经济日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