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梦丽
从今年6月中旬起,我就开始了加快节奏的生活,在7月中旬,到达了顶峰。异常的忙碌,处理不完的待办事项,让我好容易养成的早睡早起生物钟又被迫打乱。可不得不说,有好些时候,熬夜全归功于自己的拖延症,而非工作。
晚上8点,到家,先休息休息;9点,洗完澡有点饿点个外卖;10点,要开始工作了可是躺床上不想动;10点半,下定决心开始写稿半小时;11点,美其名曰查资料实则神游太空;11点半,心里慌了,刷微博玩游戏也不能集中精力;凌晨12点,新的一天开始了,加紧写稿;1点,略感疲惫,躺5分钟……3点,终于写完了。时间就在不断与开小差搏斗的过程中悄悄溜走。即将面临的,却又是早起干活的一天。
拖延,不拖到最后一刻就是浪费时间。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等到事情火烧眉毛了,都没动力去完成。略带无赖气质的“没关系,反正我总会完成的”这种想法让我在“dead line”之前,总抱有令人懒惰的乐观主义精神。拖延时候的玩耍,快乐吗?未必。心里明知自己还有任务没有完成,连刷个微博都不能尽兴。
其实我也尝试过无数方法,关掉手机,给自己定时间表,统统告败。还有专家说,拖延并非时间管理问题,而是情绪调节问题,要谅解自己的拖延,看到这我就止步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可谓一步步降低,再谅解恐怕就要上天了。
忽然异想天开想到一个场景:某天,我终于受不了自己的拖延症,决定去第八号当铺用自己的5年寿命换拖延症和我彻底say goodbye,韩诺听到我的要求,不屑一顾:“拖延症没了,你可以多享受到10年好时光,赔本买卖我可不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