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辉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引发关注。7月30日,钟芳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她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以后会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一时间,网友对钟芳蓉“报考考古专业”的选择产生疑惑:为什么不读更好就业、更赚钱的专业呢?(8月2日红星新闻)
诚如有人评论所言,“质疑她(选报考古专业)的都不知道梦想为何物”。众多表示不解,甚至对此冷嘲热讽的人,他们的出发点是“钱途”、利益回报等现实、物质的角度。正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一个物化的大脑,一双物欲的眼睛,已经在物质利益中迷失自己,怎能理解人家勇敢追求梦想与远方的个性自主选择?
高考尽量要考更高的分,这点基本上不会有任何争议。但是在高考达线之后,要报考怎样的学校和专业,这点恐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为每个人的分数条件不同,选择更是千差万别。
除了每个人都想进名校,多数考生对专业选择更是格外看重。有人是想找一个现在看起来很“吃香”的专业,有人则关注若干年以后的就业前景,而有人则会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此外还有人甚至对学校所在地也有要求,有人就想在“家门口”就读,而有人则希望能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校开拓视野。
世间百态、人各有志,每个家庭、每名考生对于上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样的专业乃至今后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有各自不同的打算和选择,这其实也很正常。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当树立正确的高考和人生价值观,慎重做出选择。虽说有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并没有从事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特别是专业,还是会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步棋,一定要走好,即便无法确定未来的对错,起码也要做到无怨无悔、勿悖初心。
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选择?湖南女孩钟芳蓉可以说给我们上了很好一课。她以文科676分的高分选择了别人看来十分冷门和辛苦的北大考古专业,应当说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相信她就算是今后会感到遗憾,但绝对不会后悔,因为那是她自己做主的人生选择。
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人们就应当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就该更多听从自己的内心。不用去给钟芳蓉的选择戴什么高帽子,但是每位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该像她一样勇敢选择自己想走且适合自身的专业道路。听从吾心,无问西东,做自己人生的导航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