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办理小额贷款还能“积分升级”?

2人犯诈骗罪分别获刑

本文字数:1087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孙晓光

本报讯  办理小额贷款可以“积分升级”,满一定额度即可换取金额更大的低息贷款?近日,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一起诈骗案提起公诉,奉贤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杨某犯诈骗罪,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吕某犯诈骗罪,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

2019年11月的一天,急需用钱的小李曾在家中上网了解过网络小额贷款申请事宜。当日不久,小李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看到小李浏览过网贷资讯,问其近期是否有办理需求。实有需求的小李顺利添加了昵称为“贷款客服”微信,详细咨询办理手续等。这位客服发来一个操作流程,包含网站链接,小李进入网站下载并注册若干推荐的网贷APP。因额度有限,小李先申请了几笔小额,在银行卡上查收了共计7764元的贷款。

这时,客服告诉小李公司有项服务,可以“积少成多”——由他们整合小额贷款,走公司财务系统,提升客户的贷款额度。小李看目前申请到的贷款确实不够用,便将到手的小额贷款由对方发来的收款码转了过去。她还提醒小李因该项服务较为特殊,但是为免后台查账,要及时删除聊天和转账记录,并告知其全部操作结束至少需半小时,后台流程完成后将7764元还给小李,同时会换成一笔2万元额度的低息贷款。

然而小李不但没等到传说中的低息高额贷款,连原先的小额贷款也没有退回,当她晚些时候试图联系对方时发现自己被拉黑了,于是立即报警。接报民警经过侦查发现,被骗的不只是小李,同区的小吴也曾被昵称为“客服兔兔”的贷款客服以同样手段所骗,被骗金额8340元。今年1月8日,警方在某民居将“贷款客服”杨某、“客服兔兔”吕某抓获到案。

2019年11月至12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杨某、吕某虚构上海某金融有限公司,搜集并联系有贷款需求的客户,向对方推荐网络贷款APP。待客户通过网络贷款APP成功申请多笔小额贷款后,谎称只要将申请到的小额贷款转给其公司财务,公司会将上述小额贷款记录消除后,整合成利息更低的大额贷款提供给客户,欺骗客户将贷款所得转入自己的微信、支付宝账户,诈骗客户钱款共计1.6万余元,两人各自骗各自的客户,共同管理收款账户,非法所得被二人用于共同消费。

奉贤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杨某、吕某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属共同犯罪。两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法院支持了检方的公诉意见,作出上述判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 办理小额贷款还能“积分升级”? 2020-08-12 2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