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随笔

别忘了大爷大妈

本文字数:1351

  □杨锡高

我国的科技进步有目共睹,尤其在信息技术方面,从最初的跟跑者到后来的追跑者,直至慢慢成为今天的领跑者。很多在华工作的老外,以及留学生和国际游客,都对中国在5G、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领先表现留下深刻印象。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信息技术、智能应用扮演了一个非常出彩的角色,光彩夺目。别的不说,光说那个健康“扫码”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原本繁琐而又令人头疼的问题,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

但是,当我们尽享信息时代的便捷、美好生活的时候,却忽略了还有很庞大的大爷大妈群体,他们却在为如何适应信息技术、尽快掌握智能应用而发愁,但毕竟知识老化、观念退化、技能弱化,面对高科技、新智能不知所措、无可奈何。有的老人有智能手机,但很多功能根本不清楚怎么使用;有的老人,还在使用老人机,只能简单地通通话、发发短信;有的老人连手机都没有,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信息生活。

报载,前段时间,黑龙江黑河市有个大爷,欲进入一小区,被执勤的防疫志愿者拦下,要大爷用手机扫健康码。大爷用的是老人机,根本没有扫码功能,更不知什么是扫码,为什么要扫码,如何扫码。于是双方争执不下,随后发生了肢体冲突。大爷被推倒在地,流血受伤。

在江苏镇江,一群老人想乘坐7路公交车,却因为使用的手机都是老人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被其他乘客群起而攻之,有人大声责骂老人,扬言再不下车就报警,老人们被无情地轰下了车。

更令人唏嘘的是,安徽亳州的一位孤老,打算去浙江台州投奔在那儿打工的亲戚。可是,大爷因为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所以,多次想坐车都被司乘人员严辞拒绝。无奈之下,大爷只能背起铺盖行囊,带上锅碗瓢盆,徒步走向目的地台州。从亳州到台州,将近1000公里,大爷走了半个多月,走烂了鞋袜,脚底磨出了血泡,终于在半道上遇见了好心的货车司机刘师傅。刘师傅听了大爷的叙述,心疼不已,爽快答应搭载大爷去台州。大爷受宠若惊,一路上直夸刘师傅是好心人。好在大爷碰到了热心肠的刘师傅,否则真要是倒在半路上,这个故事的结局实在太凄凉。

科技进步是国力强大的象征,普及手机智能应用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了,我们这个社会除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有大爷和大妈。大爷大妈一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是他们的错,我们没有理由嘲笑他们,更没有理由刁难他们!他们曾经扶着我们学会走路,现在我们飞奔了,他们老了,走不动了,我们为什么不能稍微停一下,搀着他们走一程?我们在设计智能应用时,可不可以尽量设计得程序简单、容易操作一些;在推广应用时,可不可以给老人留下空间,比如既能手机扫码,老人也可以凭纸质证明通行。

我们很多年轻人,可能受快节奏生活影响,静不下心来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甚至很多子女对待自己的父母,都缺乏应有的耐心。老人说,孩子很孝顺,买了很贵的智能手机送我们,可一旦要他们手把手教会我们怎么使用,往往就沉不住气了,结果不欢而散。

这一代老人,绝大多数出生在新中国建立的前后,成长在困难时期,他们忍辱负重,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奔赴农村、边疆,奔赴四面八方,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汗水、心血和青春,他们曾经是共和国的脊梁。我们只有敬重他们、尊崇他们的义务,而没有嫌弃他们、责备他们的任何权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8 别忘了大爷大妈 2020-08-17 2 2020年08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