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网红泰国进口“DC减肥药”在国内属新类型毒品。上海市禁毒委员会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予以明确。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市公安部门已查处涉“DC减肥药”案件200余起,多在网络渠道售买。本市已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领域和寄递渠道禁毒工作的相关意见,拟于近期出台。
今年已查处涉“DC减肥药”案200余起
据介绍,在全市各级禁毒部门共同努力下,上海市传统毒品违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毒品违法犯罪滋生蔓延得到进一步遏制。然而,涉及含精神、麻醉药品成分的毒品违法犯罪案件却有上升趋势。自2018年起,全市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药品的情况呈高发增长态势。
在上海查处的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药品类(如“减肥药” “安眠药”等)的吸毒人员中,使用含有管制类精、麻药品成分“减肥药”的人员占比高达85%。而涉毒药物中尤以网红泰国进口“DC减肥药”影响面最广。
今年8月,有媒体报道称,有市民网购泰国“DC减肥药”后,被警方以涉毒案件带走调查,引发社会关注。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查处涉‘DC减肥药’案件200余起。”上海市公安局缉毒处副处长童铭介绍,从破获的案件情况来看,此类“减肥药” “安眠药” “聪明药”服用后有心率加快、恶心、头痛等症状;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狂躁易怒、厌食厌世等严重情况。
境外非法“减肥药”多含精神药品成分,属毒品范畴
近年来境外非法流入我国的“减肥药”等非法药物中,多含有我国管制的精神药品成分,如安非拉酮、芬特明、地西泮(“减肥药”),硝西泮、氟硝西泮(“安眠药”),莫达非尼、利他林(“聪明药”)等,上述成分均已在2005年列入《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施行严格的目录管制和行政许可等措施。
安非拉酮主要刺激下丘脑的神经中枢,会提高身体兴奋性,易出现莫名情绪波动或失眠、情绪亢奋等;对于芬特明的研究则表明“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会出现认知和精神障碍的情况也相应增加”,且没有长期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而地西泮同国内的安定类药物相似,多用于抗焦虑、镇静催眠等,长期使用具有耐受性与依赖性。
因此,从“减肥药”的上述成分及药理作用看,属于国家法律规定对毒品(国家规定管制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界定范畴。
已制定相关意见近期将出台,打击网络领域毒品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DC减肥药”等新类型毒品多在互联网渠道售卖。
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已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领域和寄递渠道禁毒工作的相关意见,拟于近期出台。
据悉,本市多部门将联合继续加大面向公众的宣传教育,防止更多人重蹈覆辙,借此形成防毒共识和提高拒毒能力;督促各类网络平台开展清理整顿,下架、关停、封堵个别不法商户链接,加强“药品”类销售、广告审核。
此外,针对互联网领域新类型毒品,或含有毒品成分物品、有毒有害信息等,本市还将加强多部门联合查控工作,真正建立起线上线下联防联查联控机制。
专家:购药看清成分,合理安全用药
“国家依据人体对精神药品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其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以‘DC减肥药’中所含芬特明为例,其属于第二类。”同仁医院药剂科主任李玲介绍,尽管芬特明大多作用于动物拟交感神经,以控制食欲或镇静,但其治疗减肥的缺血作用机制目前尚未确定,却有可能带来失眠、精神障碍、甚至心肌病、脑出血等不良反应。
李玲提醒市民,减肥不能依靠减肥药物,有些肥胖因自身内分泌系统失调而引起,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反之容易造成药物的滥用,引起药源性的疾病。“日常生活中,药品的选择和使用需谨慎,尽量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如果是自购,不能盲听盲信,购买之前要了解其中的主要成分,确保用药安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