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身着防护服爬舷梯 闷热船舱里登临检疫

“海上移动桑拿房”里 海关人坚守一线守国门

本文字数:833

上海海关所属外港海关船舶监管科的关员正准备对一艘从日本东京入境的船舶进行登临检疫

  □见习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气温36度,地表温度55度,船甲板温度高达62度,这是船舶监管科每天都会经历的温度。疫情让船舶监管成为水运口岸外防输入的重点,一群海关人坚守一线,挥汗如雨战高温。

又是一个高温天,一早,上海海关所属外港海关船舶监管科的关员李皓、凌浩宇、徐国平正准备对一艘从日本东京入境的船舶进行登临检疫。

船靠岸时已临近中午,为了能在其靠港第一时间进行检疫,他们几人穿好防护服便向码头走去。

烈日烘烤,船舷扶梯在阳光下吸足了热量,摸上去火辣辣的烫手。李皓一手拿着登临检疫包,一手紧抓着扶梯,稳步向上攀登。他们3人踏着滑溜抖动的舷梯登轮,不时要调整一下防护装备,以防遮挡视线,刚到甲板,防护面屏上就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这又高又陡的舷梯,他们几乎每天都要上上下下数十次。

进入船舱后,他们熟练地开展工作:监测船员体温、仔细地询问船员情况、查看健康申报、查阅该轮的医疗日志、收取并核对健康证明卡、做好医学巡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小心地给船员采集咽拭子、保存样品……虽然环境艰苦,但是登临检疫却容不得一丝马虎。

这一套流程下来,他们至少需要闷在防护服里两三个小时,往往出船舱时,早已汗流浃背,制服都湿了个透。

完成登临检疫下船后,他们3人在外港海关自主设计研发的海港“红黄绿”方舱中洗消完毕,脱去防护服后,终于可以稍作休整。

此时李皓瘫坐在办公椅上,抓起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其实登轮检疫最辛苦的还是晚上,晚上黑暗,爬舷梯更危险,但航班没有上下班时间,有时凌晨三四点是最忙的时候。”李皓疲惫地说道,“不过我们也都习惯了。”

长期工作在船舶监管一线的他,皮肤黝黑、身板瘦削,无论刮风下雨、不分白天昼夜,只要有船靠岸,他都会坚守岗位,保障来往船舶的检疫安全。李皓只是外港守港人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入境船舶监管量最多的口岸,外港口岸的船舶监管量占上海海关的2/3,全国的1/5,今年更是创下单日登临检疫33艘船的记录,为全国之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身着防护服爬舷梯 闷热船舱里登临检疫 2020-08-25 2 2020年08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