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高远
本报讯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上海司法智库学会共同举办的“《民法典》司法实务论坛”开幕式暨第一期研讨活动在上海高院召开。据悉,该论坛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上海司法智库学会共同举办。在今后一年时间里,上海高院将围绕《民法典》理解与适用中需要细化明确的问题,分12个专题进行研讨,每月一期。
此次第一期的研讨主题为“担保制度”,共分为“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与责任承担”“保证期间”“担保物权的调整与适用”“新类型担保与非典型担保”4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主题发言和自由研讨两个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主题集思广益,展开热烈探讨。
研讨活动最后,上海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茆荣华对“《民法典》司法实务论坛” (第一期)研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总结。他要求,接下来要依托全市三级法院,会同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上海司法智库学会认真举办好研讨活动,将“《民法典》司法实务论坛”打造成上海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的亮丽名片。
开幕式上,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表示,期待通过《民法典》司法实务论坛的举办,为《民法典》的准确理解和适用提供上海指引;期待上海法院干警能更多地参与到各项《民法典》宣传活动中,更好地服务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
上海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云指出,举办“《民法典》司法实务论坛”系列研讨活动是上海法院切实推进《民法典》贯彻实施的重要举措。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民法典》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市法院要通过深入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推动准确理解《民法典》的精神要义、核心内容,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实施。要加强组织协调,推动《民法典》研究走向深入,全市法院要上下联动,依托院校合作平台,加强内外互动,为《民法典》理解与适用提供理论支撑。要立足司法实践,确保《民法典》研讨活动取得实效,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为有效贯彻实施《民法典》、完善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更多的“上海智慧”。
上海法院《民法典》研究小组成员、上海三级法院资深法官以及来自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驻沪高校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与研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