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感恩有你

本文字数:898

  □乔林

回顾这二十五年,我只想说二个字那就是感恩。

首先,感恩老师们给我的指导。我进法院的第一个部门是执行庭,那时的我也只是司法中专毕业,不仅业务能力弱,看问题也简单片面,是我法院的第一位师父任德康老师用他的言传、身教以及对问题全面深入的分析引领我慢慢走入了法院工作的大门。当我04年调入立案庭负责立案审查工作时,当时对这项完全茫然不知,心中也是忐忑不安,是已退休的张国婷老师,给了我细心的指点,并给我提供去最高院参加培训班的机会,这才使我在程序法上打下了根基,让我在这一岗位上有了做好工作的底气。一路上走来,我跟过不少承办人,他们有的会给我在业务上细心的指点,这些指点、提醒与劝导,都让我受益匪浅。

其次,感恩一中院温暖的氛围。在一中院我换过很多部门,遇到过很多的领导,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包容与爱护。对我在工作中所犯的过失与错误,他们能宽容以待,并为我挡风遮雨。对我的一点点进步能给予鼓励,并放手让我在工作岗上去历练与成长。而那些与我一起成长的伙伴们,我总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在一中院我也有过挫折与失败,而伙伴们对我的肯定与帮助也使我重树信心,还有那些团队活动中、办公室中的欢声笑语,以及在工作中的互相扶持与支撑均让我温暖在心。当工作涉及跨部门的合作与配合时,各部门总能体现出互相间的一份主动与不计较。虽然有时可能会为某个问题激烈争论甚至面红耳赤,但是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曾听一名离开一中院的同志说过,到了其他单位,才体会到一中院工作环境与氛围令人羡慕。这一份温暖值得我们珍惜。

最后,感恩一中院提供了个人成长、为国奉献的绝佳舞台。好学、实干、进取是一中的法院文化,一中院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从一中院成立开始就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奋斗姿态,不断拼搏进取,始终保持在全国法院的第一方阵。一中院为每个人都搭好了实现自我理想,为法治事业做出贡献的宏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一个个第一、一个个首先,一个个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在这一舞台上,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奋发、精进,而不是懈怠与因循,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 感恩有你 2020-09-07 2 2020年09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