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光
如今的互联网企业都喜欢标榜自己有别于传统企业,最常听到的热词不外乎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
比如,你在某宝搜运动鞋,随后一段时间主页就会推送给你各式各样的鞋款。即便你已经去奥特莱斯买了一双,它还是乐此不疲。
这倒也算了,起码说明这些APP暂时还没能全方位监视我们的生活,一旦有可能,它们当然也愿意这么做。
可你要是不小心点开一块劳力士看了看,它随后就一直推宝玑、卡地亚就有点蠢了——光看不买,不就说明咱没钱么?
还有某音、某条也是,号称算法是核心机密。不少人没事就点开看看,边看边傻笑。
那天我看侄子刷了半天某音,不用多少智能,我这个人工就能总结出来他爱看的,就是好看的小姐姐呗。
至于某条,论市值营收都让人服气,可要说所谓的算法、智能,我看也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标题里整一堆怪力乱神,流量就蹭蹭上去了。
和这些APP相比,出行软件倒是确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以前想要叫车,只有路边扬招和电话订车两个途径,有了某滴某嗒,就能从附近调配车辆,还有顺风车、拼车、代驾等等功能。
当然,人工智能对于“附近”的判断,有时也异于常人。比如我曾经在APP里叫车成功,司机距离大约3公里。刚准备到路边等,司机打来电话说开进了隧道,得从另一头出去再返回……
这样的“智能”,显然人类还不放心把车交给它们自动驾驶,目前顶多辅助驾驶一下,好让车主拍个视频发发朋友圈。
人工智能不够智能,归根结底是我们人类还不够聪明。
我相信,终有一天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的智能。比如人工智能的驾驶能力超越了人类,那么它可能会说:喂人类,今天我想休息,你开一下车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