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法学院

倪老师,辛苦了,生日快乐!

倪正茂教授八十诞辰暨从教六十年座谈会在沪举办

本文字数:1641

  □法治报记者  徐慧

10月23日,倪正茂教授八十诞辰暨从教六十周年座谈会,于上海政法学院举办。来自上海政法界和上海政法学院的诸多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倪正茂教授的学生们齐聚一堂,为老师送上真诚的祝福。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纷纷致辞,为倪正茂教授送上祝福,感谢他在“法学研究”“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付出与贡献。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为倪正茂教授颁发从教六十周年纪念荣誉证书。倪正茂教授在致答谢辞中,回忆了自己多年来的从教经历,向各方表示衷心感谢。

倪正茂,1957年入复旦大学法律系,1961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后入该院法学所从事法学研究,1997年入上海大学法学院(即今上海政法学院)工作,至今为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他曾在1988年受表彰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在2004年与2006年相继获得“上海市宝钢教育奖”“上海市首届五一劳动奖章”。

倪正茂教授秉承“把事业当作生命,把生命献给事业”的信念,为科研、教学事业呕心沥血几十载,发表了500余篇论文,出版了各类专著、合著和译著40余部,是法学界有名的“拼命三郎”。

倪正茂教授是首批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的知名法律学者,是生命法学、法律战、激励法学、科技法学等学科的奠基人。

1.“首创”的《法哲学经纬》

全书93万字。首次出版于1996年,再次印刷于1998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法哲学著作。利用自己在国内外法哲学界的影响,倪正茂还连续6年组织、主持过中、日、韩三国法哲学界的学术研讨会,轮流在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日本、韩国举行。

2.“首创”的“生命法学”

中国乃至人类学术史上,是倪正茂创建了“生命法学”学科。从1997年至今,倪正茂已先后发表“生命法学”专著、合著8种。因此,生命法学界中人称倪正茂为“生命法学的鼻祖”,他最先创建了生命法学研究机构。

3.“首创”的法律战基础理论

倪正茂主编、主撰的《法律战导论》一书,50万字,此书对我国预筹应对外敌可能发动的武装侵略,以及将战争强加于我国时的法律对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4.“首创”的激励法学

2012年,倪正茂发表了他的《激励法学探析》,全书71万字。该书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出版之后,获得全国“三个一百图书工程奖”。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一个重要而又长期未受应有关注的特点便是重视法律激励,而古代西方各国的法律中却鲜有奖赏激励的法条规定。近代欧美国家的发展曾大大得益于用法律来激励科学技术的发展。

5.“奠基”的科技法学

1990年倪正茂出版了他的《科技法学导论》(50万字),国家科委领导在为该书作“序”时,评价该书为科技法学的“奠基性著作”。

6.“奠基”的黄帝思想研究

清华大学法学院廖凯原中国法治与义理研究中心从2013年开始研究中华民族的共祖、中华文明的源头黄帝和《黄帝四经》,倪正茂被聘请为第一批“高级研究员”。他所撰著的所有有关文章均被选录进黄帝思想研究的专集中。

7.“领先”的中国法律史研究

1987年出版了倪正茂的著作《隋律研究》一书后,《人民日报》随之发表了杨一凡等人的长文盛赞该书“填补了隋律研究的空白”。倪正茂主编主撰的合著《中华法苑四千年》被列为中央党校的“必读书目”,获全国理论读物奖;彭真委员长指示全国人大办公厅人手一册阅读。尤为法学界关注的是,他还在2009年撰著了《隋代法制考证》,将此前的《隋律研究》向前深入推进了一步。这两本书都挑战了史学界权威陈寅恪先生的“隋律……因北齐而不袭北周”的观点,为国内外法律史界所称赞。

8.“领先”的比较法学研究

2006年出版的《比较法学探析》一书,共105万字,有力地批评了在中国法学界影响巨大的勒内·达维德所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和茨威格特、克茨所著《比较法总论》中的欧美中心主义,构建了比较法学的宏观架构,提出一系列新的比较法学观点,获评上海市2003年至2008年五年一届的优秀法学成果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3 倪老师,辛苦了,生日快乐! 2020-11-04 2 2020年1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