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斯峰
公正是人民法院确立司法公信力的基石,廉洁是法官秉公执法的底线。最近,我院开展“拒请、拒礼、拒托”专题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廉洁自律重在有无。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法官提出的要求和希望,司法廉洁也是实现司法正义的前提和保障。很多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廉洁只有零和一区别,一旦突破了这层防线,必将一溃千里,辜负党和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望。因此廉洁要从“小节”做起,学习时“真学”、思考时“真想”,时刻牢记党的反腐纪律,审视自己的言行尺度,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同时廉洁问题只有有无之分而无多寡之别。很多领导干部挡得住枪林弹雨却被徐徐微风吹开了防线,而防线一旦失守,心理的壁垒被击破,必将堕入深渊。“拒请、拒礼、拒托”专题视频中的案例生动而真实,处理好身边人的交往原则,柔性而又坚决的守住底线,不仅仅为之后的法官生涯扫除困顿,从长远来看更能树立身边人、当事人、社会人对司法的信赖。
常打思想“免疫针”,构筑制度“防火墙”。
“拒请、拒礼、拒托”难,不仅难在要防范人之欲望,更难在人情得失,说情、请托案件,图违法之利并不多见,而期公正之望却常为请托之由。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因此,我们要时刻绷紧廉洁纪律之弦,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党规党纪意识,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扛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同时也要扎牢制度防线,构建起健全的制度,让当事人看得到、感受得到、体会得到公平正义,才能破除对司法不公的担忧。通过规范严密的系统设计,在司法便民高效的基础上,减少应对人情关系的负担,如上级法院公开摇号评估、拍卖、鉴定、案件电脑分案、阳光执行系统自动推送案件进展等措施,正在实践着看得见的公正。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让当事人打消请托的意愿,让法官不再把精力放在如何艺术的拒绝,让司法公正变成平常自然之事。
践行君子之道,培育核心价值观。
有远大的理想,必将能抵御眼前的困顿,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是思想上抵御侵蚀的保障。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廉洁自律更是士人的修身底线。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即是古人的标准,也是法律人应有的风范。现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确立,系统地构建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我们追求的目标和使命。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将操守,重品行,防微杜渐,明辨是非,克己奉公,自省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面对廉洁问题时,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使命,坚守底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