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
老子曰:“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其意为认识自己是个明白人,了解别人是个智慧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很难做到认识自己这一做人秘诀。于是,在为人上唯我独尊、狂妄自大而自我孤立;在处事上自以为是、不自量力而屡遭失败。
常言道:“人贵在自知之明。”其中的“贵”字既表明了“自知”的艰难性,又表明了“自知”的重要性。一方面,人的本性总是喜欢听好话说优点而不愿意听缺点揭短处。这就像照镜子,看见脸上有瑕疵,心里总会不舒服。尤其是某些有权的领导听惯了阿谀奉承的赞美和吹捧,不仅不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而且也容不得人家的揭短和批评。甚至是滥用职权对忠言者千方百计地疏远,或是“穿小鞋”等恶意报复。即便是领导班子或党内“民主生活”会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例行公事地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其结果是“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做样子”,缺点和短处永远得不到改进,长官意志、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愈演愈烈,有的还无视党纪国法而祸国殃民。另一方面,由于面子和情面心理作怪,总感到自找缺点、自我批评似乎是失了面子,丢了威信,而说人家的缺点或揭短又会“结冤家”。与其 “得罪人”,还不如 “你好我好大家好”。其结果大家都是“老好人”,所有的缺点和短处都被捂得严严实实。看似风平浪静,而实则是危机四伏。
由此可见,认识自己既要有莫大的勇气,更要有坚韧的毅力。一方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这便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辩证道理。即使孔圣人也要经常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不耻下问和自省自警。况且,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决定了彼此的竞争。假如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和人家的长处,看不到自己与事物发展变化的差距,看不到自己与他人竞争的危机,那么,既无法自我修正和完善,又难以发挥和发展原有的长处而被淘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时刻认识自己的长处,更要有百倍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认识自己的短处和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唯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而避免淘汰。另一方面,认识自己,了解对方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前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要求我们无论是决策的制定,还是决策的执行,既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又要考虑对方的优势和劣势,并以此为前提去扬长避短,以胸有成竹的把握和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获。否则,就是盲目行事而贻害无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