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如何规范养犬、文明养犬,一直是社会热议焦点。
记者获悉,在即将召开的上海 “两会”上,民建上海市委拟提交一份《关于进一步落实养犬条例,探索文明养犬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打造并逐步完善“申犬通”系统,适时推出养犬证计分制度,并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上下功夫。
不文明养犬行为未根治涉养犬执法取证存难
民建上海市委的这份提案指出,养犬不办证不年检的现象依然存在,不文明养犬的行为也未得到根治。目前,上海的文明养犬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缺乏有效引导是其一。“有诸多因素导致养犬人士没有正常获得养犬证。”根据现行《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养犬人需要到公安部门指定机构申请办理养犬登记和年检。此外,进行疫苗注射的地点也是指定的少数机构,存在诸多不便。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相关事权是否能够进行合理下放值得研究。
此外,涉养犬执法难落实也是突出问题。养犬证发放、年检及没收,犬伤人属治安问题,归公安部门管理;犬只免疫归畜牧部门管理;宠物市场归工商部门管理;环境卫生(如犬只大小便影响市容)及不文明溜狗(如不牵狗绳溜狗)归城管部门管理……提案指出,目前责任主体不明确,涉及养犬的多类事项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实际的管理、执法中普遍存在各部门相互推诿现象。
强化动态监管
适时推出养犬证计分制度
针对上述问题,民建上海市委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加强养犬管理,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事前,合理制定规则。申请养犬时,向养犬人一并发放“三证两件” (养犬证、疫苗接种证、专属项圈,以及牵狗绳、大型犬用防伤人口罩);打造并逐步完善“申犬通”系统,包含文明养犬相关内容,并集成养犬人和宠物狗社交、宠物狗用品商城、卫星定位、违章处理、相关信息实时发布等功能。
在以上环节中,建议结合“一网统管”平台和不文明养犬行为抓拍系统,制定养犬行为评分体系,引入科技化的技防及配套便民手段。同时,随着上海养犬文明化程度的提高,可适时推出养犬证计分制度,对不同的违规养犬行为,设定不同的处罚方式,包括扣分、罚款及犬只拘留等。
事中,强化动态监管。改变目前依靠人力现场执法的单一执法方式,充分发挥一网统管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治理的优势,利用摄像头与项圈之间的信息交互,记录违规过程,将罚单通过APP或者寄送形式发给涉嫌违法的狗主人。
事后,从严落实处罚。从严执行养犬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定,并与个人征信挂钩及责任落实相呼应。对于恶意违反有关规定,拒不履行养犬人文明养犬义务,不听劝阻实施情节恶劣的行为的养犬人,依托征信系统,对其进行违法处理完成后才能享受有关行政服务(限制行为人购买飞机票、高铁票、银行贷款、安装固定电话、宽带及购买新手机号等)等措施。
完善“申犬通”系统推动文明习惯养成
此外,民建上海市委还建议,以人为本,推动文明养犬习惯的养成。
在社区和一些公共场所,可以推动宠物垃圾箱的建设。而对于导盲犬这类的工作犬只,应该明确允许其进入地铁、商超等区域。
对于文明养犬的市民来说,也应该获得更多的“增值服务”。对依法办理养犬证的宠物犬推出定期体检服务。结合养犬证计分情况,对有、无违章行为的犬只年检及接种疫苗采取动态波动的价格。
此外,还建议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具备资质的宠物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志愿者组织、养犬社群等加盟“申犬通”系统,来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