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追逐阳光志在彼方

本文字数:829

  □沈娟娟

起初,我是非常单纯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当作一本小说来阅读的,前后零零碎碎花了一星期看完。直到最后看见了作者的致谢才发现这是一本关于作者自己原生家庭的自传,一个普通女孩破茧成蝶,无数次撕碎自己,重塑自我的成长故事。

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前半生的真实经历。她与父母及兄弟姐妹生活在爱达荷州的山区,父母是狂热的摩门教徒。塔拉在17岁前从未上过学。她每天与父亲哥哥一起拆解废料,帮母亲调制精油,每天囤积食品生活资料以防末日来临,并且按照父母所灌输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生活。这本书中所描述的原生家庭极度扭曲,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塔拉整个成长环境充斥着偏执、狂躁、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是暴力。塔拉从最初的理解到怀疑、否定、厌恶、纠葛、挣脱、背叛、逃离直至最终的自我和解,从十六岁前只接受家庭教育到最终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她经历了一段艰辛的过程,也实现了华丽转身,打破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束缚,最终找到心中的那座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来自《圣经》诗篇,它有逃离和救赎的双重含义。塔拉从大山到大学,这是外在的逃离和救赎;但对于她来说,更重要的转变是内心的逃离和救赎。教育助她能像鸟一样从更高的视角看待自我,理性理解和接纳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摆脱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作者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是的,我想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多元的认知和思考,保持对知识的敬畏、对差异的包容。爱的力量固然伟大,但有时却无法战胜一切。依靠教育汲取能量,才能不断强大自己,走出头脑和心灵的围城,飞往属于自己的那座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 追逐阳光志在彼方 2021-01-18 2 2021年01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