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综合

“全力以赴做好防控隔离工作,确保隔离小区平安,我们义不容辞”

“80后”民警入驻社区变身临时居民

本文字数:1339

  □见习记者  翟梦丽

法治报通讯员  杨晓俊

“大家在防疫管控期间要做好居家清洁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出现发热症状要及时上报,不要随意离家走动,有事出门请先戴好口罩……”自黄浦区贵西小区防控隔离工作开展以来,黄浦公安分局南京东路派出所的责任区民警项辰宇、黄黎每天都会拿着扩音喇叭走在小区里进行防疫宣传。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两位“80后”民警,入驻贵西小区参与隔离管控工作,不分昼夜奔波在防疫管控第一线,与居委干部和防疫工作人员一同做好辖区居民群众的防控措施,与居民一起携手战“疫”。

给社区小孩子买零食

因为防疫需要,居住在贵西小区居民实行居家隔离观察,这其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也有年幼的孩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既有心理上的压力,又有生活上的不便,14天足不出户的观察期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

贵西小区是一个老式里弄,“守住门,管好人”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这段时间,项辰宇、黄黎和南京东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居委干部、志愿者们并肩作战,严格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对居家隔离观察的人员,逐户上门走访,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刚开始的那几天,他们常常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从睁开眼一直忙碌到凌晨二三点更是家常便饭。

“这几天手机钱包‘瘦身’成功,都给社区里的小孩子买零食、买水果了。”民警黄黎笑着表示,“根据防疫要求不能让这些小家伙儿们出去,可家长管的时间一长他们就哭就闹,只能想办法安抚他们。”

半夜上门安抚被隔离人员

比起孩子的哭闹,最让不放心的还是大人的心理状况。参与防控隔离工作的民警在近5天里,先后多次对情绪波动的居民进行沟通,有时甚至要深更半夜上门安抚被隔离人员。

“被隔离的人群中有个一岁的宝宝,在上次集中核酸检测的时候由于年龄过小,医生表示可以不用做。但刚过了半夜十二点,心神不宁的家长就坚持要去检测。”同样身为父亲的民警项辰宇说,“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越是这个时候,就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算磨破了嘴皮子,也得等到天亮,再联系专车送他们去指定医院。”

前天夜里11点多,一名被隔离的居民打来电话,说自己不舒服,感觉发烧了。项辰宇、黄黎一听,立即跟随驻点防疫工作人员上门对其做进一步情况了解。最后检查结果是对方的情绪紧张导致的神经官能症,进而引起感官上的症状。但项辰宇、黄黎没有马上离开。他们深知此时对方更需要的是关心与陪护。他们耐心地和对方聊了聊疫情防控方面的知识,又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贴心话,对方的恐慌与压力明显减轻了。

黄黎坦言,居家隔离难免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好在大家都能理解,自己的警察身份也能让他们更有安全感。“虽说有时候也觉得压力大,但想一想并肩作战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当警察蓝遇到天使白,红马甲,身着不同制服的我们,为了共同的使命在一起作战,就觉得无怨无悔了。”

“公安民警的一举一动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脑海里,感动在心底,你们是真正的人民英雄!”这是65岁居民王先生一家四口的肺腑感言。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项辰宇、黄黎将继续坚守岗位,当有人问他们累不累时,两位民警坚定地表示:“累,但是再累也值得,全力以赴做好防控隔离工作,确保隔离小区平安,我们义不容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3 “80后”民警入驻社区变身临时居民 2021-01-29 2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