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此外,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当前,人们通过手机沉浸在资讯、社交、支付、阅读、娱乐等环境中,手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各式各样的“低头族”随处可见。对于那些好奇心本就爆棚的青少年来说,手机的诱惑更是倍增,很多孩子甚至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为了保护青少年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教育部关于禁止携带手机入校园的规定可谓正当其时,事实上,手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必需品,带手机进学校或者进课堂根本没有必要。同时,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鉴别力相对较弱,很难抵挡各种诱惑,再加上各网络平台上的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稍不留神甚至可能会诱导孩子走向歧途,这样的例子在媒体报道中并不鲜见。
处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技术深入生活,青少年不可能完全不接触、不使用手机,面对这样的“双刃剑”,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有所为”。因此,家长、学校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携手落实《通知》的要求,既要有利于学生通过手机接触新知识、新技能,又要确保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