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陆轶凡
李华(化名)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一时贪念身陷囹圄。8个春秋的服刑生涯,并没有让李华发生太多改变,暴躁易怒、自私自利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
2020年,李华遭遇了低谷。在那段时间里,上海市青浦监狱民警的教诲让他发生了蜕变,也对亲情有了新的认识。李华渐渐走出低谷,学会了宽容,抚平了躁动的心……
天涯千里远 故乡万里长
李华在上海服刑,他的父母则生活在外地,每个月,他们都会跨越2000多公里,在会见那天准时来到青浦监狱看李华。在他们眼里,到监狱会见儿子是每月的必修课。这些年来积攒下的火车票已高高垒起,李华的父亲说:“这些车票就是留个念想,趁现在还走得动,多去看看儿子,等再过几年人老了,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年复一年,父母付出的关爱却没有让李华觉得温暖、感动或愧疚,反而有些不胜其烦。在一次接见中,李华甚至对父母抱怨道:“我都40多岁的人了,你们还每次来看我,别人都说我是妈宝,别浪费钱和精力了,在家待着休息不好吗?”但不管李华怎么不耐烦,说一些牢骚话,他的父母都是微笑应对,依然不论寒风酷暑,坚持如期而至。
一次又一次的接见让李华的主管民警王警官认识了这对用心良苦的父母。在一次交谈中,王警官得知,李华的父母早已退休,儿子的入狱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目前生活全靠他们微薄的退休金支持,同时还要供孙子上学。
既然生活并不宽裕,为什么还要省吃俭用省下车费每月来接见?老两口满脸愧疚地说:“都是我们没教育好李华,才让他走上了违法犯罪的路,他的刑期还很长,希望我们能成为他的改造动力。”
模糊的记忆 迟来的愧疚
2020年,对李华来说是非常漫长的一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监狱会见暂停了。起初李华还有点欣喜,但慢慢地,父母的样子在他记忆中开始模糊起来。都说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李华也是如此。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李华开始关注起疫情的形势,经常询问何时监狱才会恢复会见?他的一举一动都被王警官看在眼里。
“你可以尝试写一封家信,把你的剪纸作品寄回去。”王警官建议李华。
无法相见,只能靠鸿雁书信遥寄关心,之前从未写过信的李华提起了笔。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深怕字写得不好看,还特地报名了监狱的书法班。
“家里一切都好,你剪的齐天大圣很漂亮,你儿子很开心,到处献宝。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就来上海看你。”父母的回信让李华泪流满面,原来只要有所行动,即使有大墙相隔、千里距离,亲情依然是无法被阻挡的。
“今年好好表现,争取评上改造积极分子,说不准很快可以见到父母,给他们一个惊喜。”王警官的鼓励瞬间成了李华的改造动力。他的转变明显,不但主动打扫公共卫生,帮助其他服刑人员,还把部分劳动报酬按照规定寄回了老家补贴家用。他的积极表现获得了多次表扬。
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监狱管理工作,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用亲情拯救灵魂。李华是青浦监狱工作下的服刑人员缩影。
又“见到”父母 改变更多一点
今年2月初,青浦监狱第一季度教育讲评大会上,幕布中正播放着监狱宣传片《出路》。
“儿子,春节快乐!”李华为之一振,“这不是妈妈的声音吗?”奈何刚才的画面一闪而过,还打着厚厚的马赛克,他有点将信将疑。此时,青浦监狱监狱长介绍,会见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已经暂停一年了,为了缓解服刑人员们的思家之情,激励改造表现突出的服刑人员,监狱联系了部分改造表现突出的服刑人员家属录制了祝福。那果然是妈妈的声音!李华激动不已,因为王警官答应他可以看完整版的视频,听一听父母对他说的话。
当天下午,在青浦监狱爱生传媒中心,李华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了一丝细节。屏幕上,李华的父母两鬓已经发白,深深的皱纹顺着脸颊爬了上来。不善言辞的父母说着体贴温馨的话语,此时李华瞬间明白了,亲情不是日日夜夜的陪伴,不是随时可以带在身边的祝福,却是血浓于水,不离不弃,在最需要的时刻温暖心灵的存在。李华看着屏幕一言不发,晶莹的泪珠一滴滴滚落。
李华终于见到了父母,虽然只是视频,但也满足了小小的心愿。想着父母的话,李华在自己的新一年改造目标中写道:“表现再好一点,出去再早一点,尽孝再多一点。”
“付出再多一点,亲情就深一点。防控再好一点,胜利就早一点,接见就快一点!”王警官的管教与鼓励也在持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