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尽管相继有20个省区市制定了法治宣传条例,但至今未能在国家层面为法治宣传教育立法。这是很大的遗憾。”即将召开的2021全国两会上,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绮递交提案,建议从国家层面立法,提升“八五”普法成效。
我国从1985年起实施5年一轮的普法计划,至今已经走过35年,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计划。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八五”普法开局之年。在黄绮看来,实现依法治国,普法是关键,需要积极谋篇布局。
去年10月,司法部组织开展“七五”普法成效检查,作为检查组的一员,黄绮在连续几天内走访了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近年来,我国普法宣传工作虽然取得成绩,但是依然缺乏顶层设计,导致普法责任主体、普法宣传方式等都缺少刚性规定,普法成效存在不尽如人意处。”黄绮坦言。如何让“八五”普法的成效更好一些,成为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此,黄绮在提案中建议,尽快制定一部国家层面的《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将普法宣传做得更扎实,更“入耳入脑入心”。
“尽快立法是完成‘八五’普法顶层设计的需要,提升成效是普法宣传的关键。”黄绮同时认为,“八五”普法宣传的内容应紧跟时代步伐,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和需要。“我们一直注重在节点日普法的宣传形式,但到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关注法律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内涵宣传。”
在普法形式创新方面,“美国专门有一个法庭直播频道,365天24小时滚动播出法庭信息,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有呢?”黄绮建议,将现有的CCTV12频道作为纯粹的法治频道,去除非法治类内容,加入全国庭审直播,将其打造成家喻户晓的法治宣传频道。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