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难忘抗疫那些岁月

本文字数:897

  □顾云卿

2020年是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的艰辛而难忘的一年。

有的人听号令逆袭出征,奔赴医疗前线;有的人在社区忙碌奋战,忘我夜以继日;有的人扬己长笔墨丹青,绘制书画作品,借以鼓舞人心。而退休人员陈永春,则利用自己擅长篆刻,化了数月时间,挑选了一些励志、豪放、有号召力、感染力且道及抗疫本质精神的词汇、短句,精心篆刻了26方印章,组成了一篇《篆刻日记》,分成十个段落,加上简短的说明书文字,装裱成一个立轴,成为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参加了社区精神方明建设的大型活动,受到了虹口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虹口区社区学院的好评。作品被收入《2020年书画篆刻摄影优秀作品集》,在上海市《朱屺瞻艺术馆》2021年辛丑新春举办的《韶华孺牛》的大型展览中,此作品也光荣入选公开展出,并且被评上三等奖!

这组由26枚印章组成的专题篆刻作品  《篆刻日记》,以《风雨同舟》这个主题为轴心,选择了“逆行出征”  “白衣执甲”“生命卫士”  “鮸力同心”  “永不放弃”  “中国加油”  “送瘟神”“胜利奏曲”等词汇和警句为印文,串连成一个完整的表达意含,也记录下作者以自己特殊的方式,亲身投入抗疫时代洪流的日日夜夜!

这是一次文艺为政治服务、才华与时势融合、脉搏与社会共跳的可贵实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社会需要每个人发挥作用、贡献力量的时候,有抱负、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都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量力而行,毫不吝啬,这里不受年龄的限制。陈永春今年78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有创作的激情和思路,追求一种弘扬正气的格局。篆刻创作一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佳作,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

46位新四军老战士,虽然年逾百岁,但还是念念叨叨要向年轻人讲述红色故事,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这次给他们写了回信,适用的不仅仅是百岁老人!每一个迈入老年行列的公民,都应该从这封回信中,找到方向和目标,从中受到极大的鼓舞!

《篆刻日记》记录下一个人的难忘抗疫岁月,也唤起了许多人的珍贵回忆。2021年刚刚开始,愿有更多的人写下自己的《篆刻日记》,不一定是篆刻印章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 难忘抗疫那些岁月 2021-03-08 2 2021年03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