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综合

将旧房修缮做到百姓心坎上

——记普陀区房管局住宅修缮管理中心副主任徐禕铭

本文字数:1548

  □见习记者  陈友敏

“以儿女之心,做民生工作。在修缮改造旧住房过程中,我总是把改造的房子看做自己父母居住的房屋去体会和感知,这样修出来的房子才能真正修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普陀区房管局住宅修缮管理中心副主任徐禕铭说。

徐禕铭敢“打硬仗”、“挑重担”、“啃硬骨”,出色完成了一个个旧住房综合修缮项目,切实将民生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埋头苦干老黄牛

徐禕铭2015年进入普陀区房管局住宅修缮管理中心工作,至今已是第6个年头,目前担任普陀区房管局住宅修缮管理中心副主任一职,主要负责普陀区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的相关工作。

近年来,普陀区加快了“三旧”换“三新”工作的脚步,修缮改造任务成倍增长,“5+2”、“白+黑”全年无休是徐禕铭的工作日常。在同事眼中,徐禕铭就是一头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普陀区房管局住宅修缮中心主任洪艳说,“我们常常笑称他为‘时间管理者’,将24小时过成48小时。”

雨天,徐禕铭带着团队上房顶查看漏水情况;三伏天,去居民家中感受房屋隔热条件;防台防汛期间,深夜仍带领实施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人员一起上脚手架查看加固措施的落实情况。

徐禕铭对普陀区的每一个老旧小区、每一条道路都如数家珍。“在疫情防控期间所有的小区只有一个出入口,徐老师就是个活的GPS,他清楚的知道每一个项目所在小区开哪个门,项目部在什么位置。”区修缮专班干部倪笑春告诉记者。

创新发展拓荒牛

工作中,徐禕铭时常会产生“金点子”。南林小区由于老人上下楼梯不方便,居民对于系统性改造有着迫切的需求,但由于该小区房型特殊,楼梯在房子中间,北面全是住户,如果在北面加装电梯,会影响到朝北住户的采光。那么电梯要加装在哪里呢?

徐禕铭现场踏勘后,对小区里的3幢房子,6种户型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对小区内朝北住户原来的朝向也进行了优化。2020年5月,居委会成功完成小区改造意愿的征询工作,并取得了涉改居民100%签约同意的成效。

此外,徐禕铭构想的屋面及架体简易喷淋阻火系统更是受到广泛好评。徐禕铭还结合自身所学的暖通专业知识,因地制宜地将这个喷淋方案成功运用于修缮工程中,弥补突发火灾等险情中消防救援的时间差,同时这套系统还被采纳编入市住宅修缮工程消防安全管理指导图册中。

为民服务孺子牛

旧住房修缮改造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众口难调,在实际推进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白玉新村50、57、64、71号等4幢房屋由于历史原因,6楼与7楼之间存在一个退台,关于退台部位如何改造的问题,一直是历年修缮改造中居民争议的焦点:6楼居民希望实施平改坡,确保退台部位屋面的防水和隔热功能;但7楼居民却希望保留退台部位的既有使用,认为平改坡将减少窗户采光。

这一问题持续长达10余年,直到徐禕铭主动请缨,揽下这个“烫手山芋”,白玉新村这块“硬骨头”才被“啃”下。

徐禕铭多次踏勘现场并与小区居民深入沟通,提出了“平改平”、“平改坡”、“平改缓坡”等多种方案设想,反复论证、比选,力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满足不同业主的需求。最终,退台“平改缓坡”方案得到了居民发自内心的认可。

今年1月31日,一封来自白玉新村居民们的感谢信,更是证明了居民对改造方案的认可。感谢信中写道:“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能说话,这样老百姓就有一种归属感。上海到底好在哪里,我终于有了答案,这座城市践行‘人民至上’。”

小修缮,大民生,在徐禕铭看来,修缮在建筑领域是个小工程,但对于老百姓的生活,那就是天大的事,一个个“小小”的民生工程,做得好,落到实,才能带来更多“民生温度”。

“未来,我也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品质修缮守初心,建好城市为人民’的使命和初心。”徐禕铭表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3 将旧房修缮做到百姓心坎上 2021-03-15 2 2021年03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