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洪
本报讯 3月31日下午,在提篮桥监狱的“习美”活动中深耕20年后退休的警官严大地,因筹备《浪子回头》展览契机,受邀重回母校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他在《大地回春》的标题下,同美院的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绘画和人生的座谈,这也是疫情后师大美院的第一场讲座。现场200多位师生,聆听了严警官在大墙背后如何用绘画来赋予服刑人员以技能和自尊的故事,给听众带来了大墙内的实践和启迪。
20多年前,上师大油画系第二工作室的刘大鸿教授因偶然机缘参观了提篮桥监狱,并发现里面不仅有美术馆,还有服刑人员的绘画学习班。这件事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去年他在师大新出版的一本百位校友风采录上看到了严大地先生的事迹,又重新串联起了联系。经过沟通和邀请,严警官回到母校向青年一代的美院美教系学生讲述自己在高墙内的教学生涯。
严大地开场就跟大家介绍了几位年轻服刑人员的故事。他们大多因为法制观念的淡薄和不谙世事犯下了重大的罪行。犯罪和学历没有关系,而犯罪者也并非天生的恶人,这就是严大地用绘画的方式来进行服刑人员改造的一个重要前提。
1983年,严警官在提篮桥监狱里创办了“习美社”,向零基础的服刑人员教授绘画技术,开辟出一条独特的艺术矫治的道路。
从监狱释放的犯人,很可能会跟社会脱节,无法自食其力,乃至重新犯罪。这是监狱改造面临的很大挑战。严警官通过绘画教学,从他这里出去的“徒弟”,因为掌握了这门绘画的技能,18年来没有一个重新犯罪。
重回母校严警官也非常感慨。自毕业以后,他从没离开过美育和育人,只是他的教学现场不在社会而在大墙内。讲座后,两位美院的研究生将自己的《浪子回头》作品心得和背后的故事,跟严老师进行了介绍和交流。有同学甚至表达了自己想去提篮桥的“习美”接严警官班的念头。
《浪子回头》展览将在今年5月22日在上海师范大学无形画廊召开,届时师大美院师和严警官的作品将同场呈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