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大墙故事

大墙里的“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本文字数:3194

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参加文化教育期末考试 南汇监狱供图

  □法治报记者  徐荔

从2018年至今,孟响(化名)已经在上海市南汇监狱服刑近3年了,这些日子里,他不仅获得了“健康照护”职业技能培训上岗证,还完成了上海开放大学普晟分校英语、法理学、宪法等8门课程的学习并通过了考试。下一步,孟响准备参加上海某高校的英语专业网课学习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服刑人员眼中他俨然是一个“学霸”。

如今求知若渴、成绩喜人的孟响并不是没有学习的机会,甚至他的犯罪行为就是发生在求学期间,只是当时的他并不知道珍惜,也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直到犯罪入狱,得到民警的“点拨”……

弟子规与英文诗

孟响是“90后”,到南汇监狱服刑时还不到30岁。孟响的主管民警见过形形色色的服刑人员,但像孟响这样年纪轻轻、家庭条件不错,也接受过高等教育、出国“见过世面”的服刑人员,民警们还是不免感到可惜。

孟响为什么会犯罪?用后来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利欲熏心,没有珍惜青春年华和家庭提供的良好条件,本事没学多少,攀比心倒是被培养起来了。

和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同龄人一样,孟响有着不错的家庭环境,从小就饱受父母期待。在父母眼中,孟响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们希望他有个不错的未来。可是,孟响没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成绩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决定送孟响到国外念书,但这不是孟响想要的。对心智尚不成熟的他来说,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障碍都让他无所适从,更加无心念书。即便在国外上了大学,孟响对未来依然没有规划,他没有自己的目标,更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

反正不在父母眼皮底下,得过且过地“学习”,和朋友们到处玩乐一度成了孟响的“主业”。孟响还在念书,没有工作,哪来那么多钱供他花销?父母提供的生活费显然是不够的,超前消费也终有要偿还的一天。

“在自己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以满足自己畸形的消费观……”为了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孟响故意欺骗被害方公司,实施诈骗。

为了一时的潇洒,孟响透支了自己的人生。2018年,孟响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人生急转直下,孟响一下有点反应不过来,本就对未来迷茫的他更不知所措了,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是就这样破罐子破摔下去,还是抓住机会反思选择重新振作?孟响说自己当时也没有方向,失去自由的苦闷、生活环境的不适、对父母的愧疚与想念反复折磨着他,在服刑初期常游走在违规违纪边缘。

“后来虽然适应了服刑生活,表面服从管教,但内心还是不断质疑,好好服刑有什么用?民警常引导我要好好反思犯罪原因,同时把刑期变学期,可反思了又怎么样,学得再好又能怎么样?这辈子是没希望了。”孟响说他的主管民警“火眼金睛”,凭着他的日常表现就看透了他的内心。

对孟响的“阳奉阴违”,主管民警没有训斥,而是建议孟响多学学《弟子规》。这让孟响很不屑,“《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我那么大的人了,还会不懂里面的道理吗?”孟响虽然腹诽,但还是耐着性子看起了《弟子规》,接着他便汗颜了。原来,那些小孩子就应该懂的道理、遵守的规则,他这个“大人”竟都做不到。

不久,孟响在民警的鼓励下参加了监狱开展的英文诗比赛。孟响拿到的素材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The Road Not Taken》(《未选择的路》),看着这首诗,孟响好像突然明白了民警的用意,人生中充满着选择,虽然谁也无法预料路的那头有什么,但若是因为彷徨而不做选择,那什么都无法实现。何况,或许在另一条“人迹更少”的路上,也能走出不同的人生。

三本书,你选哪本?

主管民警的教育让孟响逐渐意识到,自己正是“有余力  则学文”的时候,他也不想就此放弃自己。就这样,在民警的鼓励下,孟响加入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开设的健康照护职业技能培训学习。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孟响的学习经历也是一波三折。壮志豪言谁都会说,可真正要付诸行动并且坚持下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孟响因为民警的引导意识到自己在服刑期间,更应该好好学习,但在实际行动上孟响还是习惯性地“偷懒”。

“我以为在监狱里的学习可能就是走走过场,没想到第一节课就改观了。”孟响记得,监狱外聘的职业技能老师诚恳地表示,对其他人来说,学习这项技能可能只是锦上添花,但对他们来说,多学会一项技能未来就可以学以致用,“老师是真心为我们考虑,希望我们学扎实,教得很认真,也很全面。”

健康照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运用,每周的课程孟响都认认真真地学习、操作,最终顺利通过考试。一度不见了的信心,也因为这次考试找回了一些。民警“乘胜追击”,建议孟响可以报读上海开放大学普晟分校。孟响欣然听从,想着自己过去对法律缺乏敬畏而导致的严重后果,郑重选择了与法律相关的专业。

孟响毕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起初的课程对他可谓轻轻松松,可是随着专业课程的开始,孟响有点吃力了。法律条文怎么那么多?法律术语怎么那么难懂?法律释义怎么那么深奥?不同于以前在学校每天都能上课,孟响毕竟是在服刑,要想跟得上课程,他必须提前预习,同时要不断复习才能消化知识点。

“我在困难面前退缩了,又想放弃了。”孟响的踟蹰体现在了日常服刑生活里,民警当然也看出来了。一天,民警与孟响个别谈话时,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有三本书:语言较为晦涩难懂、内容深刻的经典作品集;轻松好笑能打发时间的德云社相声集;以及图片好看但内容毫无价值的小人书,你选哪本?”

“我选相声集。”孟响回答。

民警笑了笑,又问,“那如果是给你的孩子选呢?”

孟响愣住了。民警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再好好想想其中的道理。

孟响其实第一时间就给出了答案,给孩子选,自己应该会选经典作品集吧,虽然阅读的过程会有点“辛苦”,但收获一定是最丰富的。

“我们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也会告诉他们努力学习等等道理,可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就这么没有要求,一点点苦都吃不得了呢?”孟响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又何尝不是希望把最好的给他,但他却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父母的良苦用心。

法律课程考试,过了

一个选书的问题让孟响想了很多很多,他仿佛突然醒悟过来,在服刑表现和学习态度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孟响也向民警表态,自己一定会珍惜机会好好反省、学习,不仅仅是为求个及格而已。

然而,孟响毕竟有好一阵子没好好学习了,之前的职业技能学习与系统专业学习毕竟有所差别,他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安排时间,又着急赶进度,常常事倍功半。细心的民警看在眼里,一点点帮孟响梳理学习安排上的问题,教他如何系统合理安排时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

对比在监狱里,没有网络,无法“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孟响想到了自己过去在学校的生活,他有点恍然。“监狱毕竟不是学校,一周上课时间只有两次,必须有更多的坚毅和勇气,抓紧难得的学习机会。”孟响总结,“而这也是以后我回归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孟响的学习一点点步入了正轨,掌握了学习节奏和方法,他于去年上半年顺利通过了法理学、宪法等多门法律事务专业单科的考试。同时,孟响还有继续报考自学考的打算。

其实,不断鼓励孟响继续学习的,还有民警曾坦诚与他谈过的“未来”。孟响记得,在自己质疑学习有什么用的时候,民警告诉他,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有能力就可能拥有就业的机会,“毕竟你还年轻,刑期结束后还是要回到社会,要学会自食其力了,难道想要父母担心一辈子?”

民警随后介绍的那些有关未来就业的可能给了孟响许多启发,但这些机会的前提都是,孟响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孟响越是沉下心学习,越是认同民警的观点,他知道将来有很多不确定,但至少纠正的观念、改掉的恶习、学到的知识、磨练的品质会让今后的他坦荡、踏实,不会再让父母担忧与伤心。

“人生就是一块原石打磨成玉的过程,通过考试获得成绩确实很好,但用实际行动改过、重塑自己的性格、养成好的习惯更为重要。”孟响说自己已经三十岁,该“而立”了。时间不断向前,父母逐渐老去,他不能一错再错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大墙故事 B03 大墙里的“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2021-04-02 2 2021年04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