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综合

闵行海事局开展“非接触式”执法机制满1年

执法效能较传统模式提升13倍

本文字数:921

  □见习记者  翟梦丽

通讯员  皇甫宇辉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闵行海事局了解到,该局从2020年4月开始率先推行的“非接触式”水上执法机制,该机制运行1年以来,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域通航环境大幅改善,1年以来,闵行海事局共计查纠各类执法行为802件,从执法效能来看,较传统登轮检查模式效率提升了13倍。

非接触式执法,是指执法人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当事人的违法事实、现场情况进行收集和记录,并形成特定的影像数据资料,以此为证据,经调查、审核、告知、执行程序后,对违法当事人依法给予处罚的执法方式。

船舶AIS不开启、超载、违章追越等违法现象多发生在在航期间,如果拦截检查往往面临内部安全无法保证、当事人拒不配合调查取证、对抗性强等诸多难题,且治理效果容易反复反弹。针对这一情况,闵行海事局于2020年4月开始,在辖区创新推出了“零口供”执法模式,依托执法摄录装备、无人机以及热心船民等“第三方”证人,在查处上述违法行为现场,通过采集影像资料、询问“第三方”证人、查询执法系统等多种取证方式构建完整的证据链、确认违法事实,据此对不配合调查的当事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使执法现场态势平稳可控。

闵行海事局充分利用无人机、高清摄像头、执法记录仪等视频资源,及时发现违法线索,截取事实证据,加强信息技术在执法办案实战运用,实现执法办案与信息技术高效衔接。截至目前,整合固定视频75路,移动视频32部,轮艇6艘、无人机2架。实时共享“一网通办”辖区内1000余艘船舶信息。

据统计,非接触式执法模式实施1年以来,闵行海事局共计查纠各类执法行为802件,涉及违章种类9种。辖区违章锚泊案件已连续6个月“零发生”,在航船舶AIS开启率由实施前的65%提高至100%,船名标识规范化程度提高37%,作业码头超宽靠泊现象大幅降低。从执法效能来看,较传统登轮检查模式效率提升了13倍。

这种执法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事执法当前面临的一线人员数量不足、工作强度较大、矛盾冲突激烈的难题,提高了管理效率,使执法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同时寓执法于服务,加强日常巡控,推动了执法向源头化解、前端管理和事前防范转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3 执法效能较传统模式提升13倍 2021-04-20 2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