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律师周刊

重庆检察试点云阅卷反复调试保信息安全

本文字数:2334

律师申请在线阅卷前须先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 资料照片

  据《检察日报》报道,重庆市开州区唐颂律师事务所律师邵州国近日来到当地检察机关申请阅卷,他习惯性地掏出律师证、委托函和申请书,却被检察院工作人员陈慧敏带到了电脑旁。陈慧敏手把手教他如何在网上阅卷,前后花了不到10分钟,这让邵州国很惊喜,  “还真是‘一次也不用跑’,我要在朋友圈、律师群为你们‘打广告’!”

记者了解到,自推开律师互联网阅卷以来,重庆检察机关已办理律师网上阅卷申请70余件次,“云阅卷”正越来越成为律师的“新标配”。

市域全覆盖服务规范化

3月9日,最高检在重庆、上海、安徽三个省(市)三级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检察机关律师互联网阅卷系统试点工作。

3月22日,重庆市检察院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律师互联网阅卷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开展律师互联网阅卷试点工作办法》,全面规范律师互联网阅卷试点工作。随着该项试点全面推开,重庆检察机关律师阅卷服务由此迈入  “互联网+”时代。

根据该通知,重庆检察机关律师互联网阅卷系统试点工作时间为今年3月至5月,将坚持便捷、高效、规范、安全保密的原则,在全面开展阅卷系统性能测试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探索机制,力争为全国检察机关律师互联网阅卷系统全面运行提供“重庆样本”。

重庆市检察院要求,全市检察机关在试点工作中要做到“六个明确”,即明确案件范围、明确申请渠道、明确工作时限、明确责任人员、明确保密要求、明确联络机制,确保律师互联网阅卷工作在3月底实现市域全覆盖、响应低延迟、服务规范化。

该办法还明确,三级检察院检察长要狠抓试点任务落实,业务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每日登录“12309中国检察网”及时处理网上阅卷申请。“对律师申请网上阅卷的,做到当日初步审核,至迟三个工作日内将审核结果答复律师,符合条件的同步在互联网上提供电子卷宗。”该院检察九部相关负责人说。

“争取多发现和解决好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拿出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不断改进律师互联网阅卷体验,力争把服务做到极致。以试点为契机,我们将结合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全面提升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律师执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促进司法公开公正。”该负责人表示。

免长途奔波阅卷更便捷

从线下到线上,互联网阅卷究竟能给律师执业带来哪些便利?

“我有一个案子本来该阅卷了,但目前在河南出差赶不回来,这要是耽误了就麻烦了……”3月23日下午,垫江县检察院检察服务中心接到重庆欣凯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华的电话,他语气中充满着焦急。

“别急,您现在手头有电脑吗?好,请搜索登录‘12309中国检察网’……”该院检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曾璐,在电话里指导他一步步进行在线阅卷的网上申请——律师身份核验、申请绑定案件、申请在线阅卷……

同一时间,曾璐在“12309中国检察网”后台收到他的申请,审核完信息后点击“同意”——推送电子卷宗。仅6分钟后,在线阅卷审核通过的短信就发到了邓华的手机上。随后,邓华便在自己的电脑上通过互联网看到了所代理案件的电子卷宗。“以前阅卷需要到检察院现场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一次阅卷至少要半天,网上阅卷对需要经常到外地出差的律师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

说到“跨省”这事,北京市隆安(扬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邹琳琳似乎更有“发言权”。3月24日,她代理的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经补充侦查完毕需要二次阅卷。“如果还延续上次的老办法,先将补充侦查卷刻成光盘,再通过机要寄到扬州市江都区检察院,然后我赶到那里阅卷,一来一去要耽搁好几天。”邹琳琳说。而这一次阅卷,涪陵区检察院案管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将律师联网阅卷操作手册转发给她。10分钟后,她就按图索骥顺利下载了电子卷宗。“足不出户就能阅完千里之外的案卷,堪称‘神器’”。

即便不出省,在主城和区县间“折返跑”,也是不少重庆本地律师的工作常态。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的重庆大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可,就常常为来回奔波伤脑筋。在日前体验了一把互联网阅卷的“5G速度”后,他估算,“考虑到堵车等情形,一个月能节约出四五天时间”。

经反复调试保信息安全

“一次都不用跑”的承诺背后,离不开检察机关周密细致的“幕后功夫”。

“来了!”3月7日晚8点,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的代科,边吃盒饭边盯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手机上弹出一则通知短信,他连忙在网页界面输入密码并点击下载——“下载成功!”

这份同样需要输入密码才能浏览的PDF文件,正是全国首批、也是重庆诞生的第一份律师互联网阅卷电子卷宗。谈到这次网上阅卷初体验,代律师笑谈,自己是重庆市南岸区检察院专门请来的“小白鼠”。

原来,为提前测试阅卷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最高检安排指导下,该院选择了代律师办理的一起真实案例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实战模拟”。

而像刚才这样的测试,该院从头到尾足足  “跑”了3遍,“从早上10点开始进行系统功能配置,到反复测试、调试直至确认无误,一直忙到晚上9点,就是要确保‘万无一失’。”该院检察七部负责人刘蔚琳说。

“为保障电子卷宗传输和案件信息安全,检察机关还给律师准备了两把‘安全钥匙’,一把是用于下载电子卷宗的随机密码,一把是用于打开浏览的专门密码,这相当于上了  ‘双保险’。”刘蔚琳向记者解释。

不仅如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案犯在逃的刑事案件以及其他不宜提供互联网阅卷的案件卷宗不提供互联网阅卷,只能采用现场阅卷方式,这也从另一方面避免了  “云阅卷”的信息泄露风险,社会公众对此大可放心。

为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提高互联网阅卷系统使用率,重庆检察机关还主动与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律师行业协会沟通联系,大力开展律师互联网阅卷宣传推广工作,让“快体验”及早惠及广大律师群体。(满宁  廖伟  张典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周刊 B01 重庆检察试点云阅卷反复调试保信息安全 2021-04-26 2 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