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维权周刊

“采脸”不能太过“任性”

本文字数:583

  关于个人信息收集的“任性”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大众极为关注的话题。涉及个人信息隐私,谁都不想“裸奔”,尤其是人脸识别的普及,直接针对的是个人独一无二的生物信息,因此引发的争议也最大。本期“权威曝光”就对“任性刷脸”行为说“不”,希望有关部门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管个人信息采集。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使用的地方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地方、企业和单位滥用相应的新技术,无序、任意采集使用乃至泄露敏感个人信息的问题愈演愈烈。对此,法律专家呼吁,有必要从法律上对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源头加强规制,强化保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近就分组审议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审稿,其中对公众关心的人脸识别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作为唯一、不可逆的个人生物信息,人脸识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会被要求“刷脸”。刷的时候很简单,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其危害性非同小可。从过往媒体的报道来看,已经出现了不少类似的泄露案例,违法者既有“黑客”也有“内鬼”,这就让大家在被“刷脸”时候也没有安全感。

如果相关法律无法对违法者形成有效的震慑,在今后越来越常见的“刷脸”场景下,谁又能放心呢?因此,“刷脸”虽然方便也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前提必须是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惩处法律,才能真正地为人脸识别技术保驾护航。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维权周刊 B01 “采脸”不能太过“任性” 2021-05-11 2 2021年05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