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仿冒口罩案值2000万元 黑心生意终被罚

一男子因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本文字数:668

  □见习记者  翟梦丽  通讯员  潘颖

本报讯  去年年初,伴随着疫情的爆发,口罩成为紧俏商品。颇有生意头脑的陈某也打起了口罩的主意,他关掉了原有的箱包厂转行生产口罩,打起了某知名品牌口罩的主意。通过仿冒知名口罩,陈某将生产的88万余只口罩自行包装成某知名品牌,非法经营额达2200余万元。日前,他因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00万元;判处陈某开设的企业罚金1200万元。

2020年4月至5月,陈某开始做起口罩生意,但除了生产自己企业的品牌外,陈某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私自通过网络购买模压设备,将生产的88万余只口罩自行包装成某知名品牌,非法经营额达2200余万元。

同时,入股人朱某带多名投资人到公司现场参观口罩调试,并谎称陈某与被仿冒品牌老板交好,即将获得授权,将其中8万只口罩以239万余元的价格成功销售获利。

疫情期间仿冒得到认证的知名品牌口罩,可谓黑心。好在陈某生产的绝大多数口罩尚未流入市场,虽然侵犯了商标权,但未造成危害他人健康的严重后果。

2020年5月到6月,公安人员先后将陈某和朱某抓获。承办检察官根据相关证人证言、查扣的口罩及银行流水、聊天记录等,认为陈某、朱某二人的犯罪行为可得到证实,2020年11月,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对陈某、朱某以假冒注册商标罪提起公诉。

日前,徐汇区人民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00万元;判处陈某开设的企业罚金1200万元;判处朱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万元。其余相关涉案人员,公安机关已另案处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 仿冒口罩案值2000万元 黑心生意终被罚 2021-06-01 2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