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翟梦丽
法治报通讯员 赵越
空调外机没有安装在物业指定的位置,一旦开机,产生的排风和噪音让邻居的生活苦不堪言。
近日,家住金山区紫卫居民区的王某来到居委会申请人民调解。金山区石化街道司法所多方力量参与这起邻里矛盾化解过程,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空调安装引发纠纷邻里关系降至冰点
近日,家住金山区紫卫居民区的王某来到居委会申请人民调解。王某反映,邻居张某近期新装了一台空调,但空调外机没有安装在物业指定的位置。这台空调一开机,产生的排风和噪音严重影响王某日常生活。王某找张某多次沟通,都不欢而散,邻里间关系降到冰点。无奈之下,王某来到调委会,请人民调解员调解,希望张某将空调外机安装至合理位置,停止外机扰民。
接到申请后,居委会调解员孙静立即与物业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经现场查看,张某家的一台空调外机确实没有安装在物业规定的位置,且朝向王某家方向,开机后产生的排风、噪音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王某。孙静当即致电张某,希望张某移机。张某表示,他不是故意违反物业的要求将空调外机安装在此处,是安装时感觉空调外机偏大,无法正常安装在指定位置。同时,如要移机,产生的移机费用王某、物业公司应当共同承担。
了解基本情况后,孙静又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协调。张某态度强硬,表示如需移机,在费用方面最多承担40%,王某也要支付40%,物业承担20%。王某则表示,张某的空调本身就未安装在规定位置,自己作为受害者,没有让张某赔偿就不错了,更不应该承担移机费用。物业公司认为,小区固定安装空调外机位置非常明确,张某理应按照规定安装,不应把张某不按规定安装空调外机归责于物业工作管理上。在一开始,纠纷调处过程就并不顺利,双方当事人及物业公司,始终坚持各自的观点,不肯让步。
同时,让孙静感到奇怪的是,在平时调解中,通过调解员的工作,矛盾双方总会或多或少做一些让步,可是这次双方态度却都非常强硬,完全不愿让步。孙静后来得知,原来双方当事人纠纷之前就因琐事有过口角,邻里关系原本就较为紧张,调解中双方态度强硬,既是因为矛盾尖锐,也是长期以来紧张的邻里关系。一件看上去不太复杂的邻里纠纷,随着了解的情况越来越多,反而变得更加复杂。纠纷摆在调解员孙静前面,如何抽丝剥茧,找到解决问题的那个“线头”?
调解员释法说理化解纠纷皆大欢喜
孙静首先想到的是:张某空调外机的安装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她找到居民区法律顾问汪律师,向其了解这类纠纷的责任归属。汪律师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第二百九十六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王某相邻权的侵犯。同时,根据《上海市空调设备安装使用管理规定》第十二条之规定,空调设备安装应当选择尽可能远离相邻方门窗的部位;制冷额定电功率不满2千瓦的空调设备排风口中心与相对方房屋固有门窗的最近距离不得小于3米;确因客观条件所限,无法达到前款规定距离的,应当采取其他保护相对方权益的措施,并征得相对方同意,方可安装。如有违反相关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了顾问律师的法律意见支撑,孙静对接下来的调解就有了底气。
针对张王两家以往邻居关系因琐事结下的心结,孙静用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通过楼组长、居民区志愿者,在日常散步、居民区活动等各种场合分别对张某、王某做思想工作,做好劝解开导,双方逐渐认识到邻里之间和睦共处,友好互助,要比天天见面怄气置气更加有益身心健康。
经过一段时间前期准备,孙静感觉调解基础逐渐形成,就邀请了社区民警、物业公司和张某王某开展调解。在调解前期,双方的诉求虽仍未退让,但语气已经有所缓和,不再出现之前剑拔弩张无法继续调解的情形。孙静首先有意识地安抚了双方情绪,对两位业主提出的物业公司应该加强对小区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意见表示认可,并要求物业今后在收到业主装修申请后,及时告知业主装修注意事项,包括空调安装位置、高空作业安全告知等。然后,孙静根据顾问律师意见,耐心解读纠纷所涉相关规定与责任归属,三方听取了调解员的建议,王某和张某自愿共同承担此次移机费用,物业公司也承诺加强小区精细化管理,并确定专人在移机现场开展监督和协助指导,此次纠纷最终得到和平解决。
调解结束后,双方按照调解协议,在物业公司现场指导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移机,张某和王某在调解员的见证下完成了分摊费用的结算。事后,物业公司又进一步细化了小区装修管理规定,对自身巡查管理、居民装修告知事项(如空调安装位置等事项)做了细化要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在司法所的后续回访中,张某和王某均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案例点评】
该案件系空调安装位置不当引发的邻里矛盾纠纷,案情并不复杂,但由于双方当事人之前有过矛盾,邻里关系并不融洽,导致矛盾难以化解,且对物业管理存有质疑,导致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调解员善于灵活运用居民区顾问律师、社区民警、志愿者队伍等多方力量,在调解中做好《上海市空调设备安装使用管理规定》解读释法,将矛盾纠纷的责任归属在调处中作为“压舱石”予以明确。同时,调解室外的工作效果显著,调解员有效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方式,引导双方当事人对邻里关系开展思考,从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有效将“对抗”转化为“协商”。
从法律规定看,王某虽然知道自己不用承担责任,还是愿意主动承担部分的安装费,充分体现了调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节约了执法、司法资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