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别墅还是“轰趴馆”?各说各话

徐汇区华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抓住焦点化解矛盾

本文字数:2105

资料照片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一份5年期的房屋租赁合同,突然遭遇房东临时变卦,理由是怀疑租客私自将出租的别墅改成了“轰趴馆”,而后又因扰民问题遭到小区居民投诉。然而对此说法,租客却并不认同,称只是因为疫情原因将应酬放在了家中,而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也确实耗费资金装修了一番。案件移交至徐汇区华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以法律为准绳,对双方开展工作,在了解双方诉求后,进一步分析各自利弊,最终拿出折中赔偿方案,促成了案件的和解。

别墅改成“轰趴馆”租期未满提出解约

2018年9月,王某通过中介公司将自己的一栋别墅出租给陈某,双方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金为每月5800元,租期为5年。2020年下半年,王某意外得知,陈某未经允许涉嫌私自将该别墅改装成“轰趴馆”。

对此,王某立即要求解除租赁关系,陈某认为租期未满就解约,遂提出赔偿要求,但遭到王某的拒绝。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事态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王某拨打了110,派出所接警后将此案移交至徐汇区华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得知,双方此前一直没有出现过矛盾,租金按时支付,房东也觉得省心。但问题出现在2020年下半年,王某忽然接到物业的投诉电话,才得知自己的别墅每晚有不同的年轻人进出,一直在别墅里通宵办派对,扰得邻居们无法入睡。王某认为陈某擅自将自己的别墅改成“轰趴馆”,已严重违反了原本租赁合同的约定,要求与陈某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在与陈某协商过程中,陈某要求王某赔偿20万元装修费,王某无法接受。

调解员随后又与陈某取得联系,陈某告知调解员,房子一直是自己租住,装修花费了20多万元。去年,由于疫情,陈某觉得在外应酬不安全,所以他将别墅改装后在家接待客户,并非如王某所说的天天晚上办派对,办“轰趴馆”扰民。后来接到物业投诉的电话后,也立即停止了该活动。但随后却接到王某要求提前解除租赁合同的电话,陈某难以接受。

调解员分头做工作依法分析双方利弊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再次与王某沟通,询问他如何定性“轰趴馆”,是否有充足证据证明陈某有擅自改变原房屋构造、或者擅自将别墅转租给他人的相关证据。王某说去看过自己的别墅,被改成了麻将室、KTV室、台球室和桌游室,和市场上经营的“轰趴”馆一个类型,但陈某是否转租他人没有证据证明,邻居和物业也只能证明2020年下半年有多次噪音扰民的现象出现。

由于王某坚决要求提前解除合同,调解员向王某分析此案的利弊:在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的前提下,双方均需按照合同内容履约,所以王某要提前解除合同的基础,是陈某违反了租赁合同约定,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提前解约。但从租赁合同违约条款来看,王某没有陈某违约的实际证据,所以王某无法提前解除合同。如果王某一定要提前解除合同,王某则需要承担赔偿风险。

另一方面,调解员也与陈某再次沟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合同编第七百五十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请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在未经王某的同意下,擅自将居室改为休闲娱乐室,陈某也违反了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王某也有权将房屋收回。

调解员告诉陈某,可以先决定是否同意提前解除合同,如果同意,可以再进入下一环节,计算双方的损失。陈某认为这次闹得这么不愉快,再租下去大家心里也不舒服,是否解除合同还是看王某赔偿多少。

实地走访定方案确定金额促和解

了解双方的意愿后,调解员提出一起去别墅看看。到了别墅,挑高的门厅和欧美风的客厅,显示了陈某在装修上确实花了不少心思,房子也不同于“轰趴馆”的风格,居家味更多些。调解员这时告知王某,陈某初步同意解除合同,但由于在装修上花费了一笔不小的钱,现在看来他所言不假。所以劝说王先生看看是否能适当补偿对方一些。调解员推心置腹地劝说,一来省了装修的麻烦,二来再出租出去,价格估计可以涨很多。王某觉得调解员说的有道理,便同意进一步配合调解,确定补偿金额。

针对装修费用,调解员建议陈某将损失具体量化,尽量罗列详尽的装修明细,提供原始发票或相关证据材料。再扣除已使用年限后折旧计算,最终双方认可了补偿金额。

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签署了调解协议,后经调解员回访,王某按时将补偿款支付给陈某,双方对调解员所做努力表示感激。

【案例点评】

租赁合同双方均需承担合同义务,并且双方的义务具有对应关系,一方的义务就是对方的权利,反之亦然。租赁合同纠纷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在处理纠纷时首先应判断双方是否违反合同约定,并按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进行赔偿。对于租赁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损失赔偿额应当以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为限,综合考量双方的违约情况和损失,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展调解。

本案中,陈某并无明显违约,但王某坚决提前解除合同,调解员抓住焦点,采取折中补偿装修费的方式将矛盾化解,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调解员充分和当时人解释相关条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合同编为基准,合情合理合法,使调解具有很强的公信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 别墅还是“轰趴馆”?各说各话 2021-06-08 2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