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第一楼茶园、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奚家厅……位于浦东的千年古镇——新场镇,接过从一大会址点燃的火种,指引着一批批热血青年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无数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在这里写就,上海的“红色基因”已经深深地镌刻进这片土地里,也铭刻在浦东公安分局新场派出所每位民警心中。
百年茶楼见证红色历史
新场大街424号有一幢木质结构的三层小楼,古朴而典雅。茶楼临河而建,始建于1873年,由当地富户周肃清之先人在此建造,开始为小瓦顶平房一栋。20世纪20年代初,由周肃清夫人吴乡钿翻建成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因其是当时古镇最高的建筑,故称“第一楼茶园”,它也是新场古镇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一个美国飞行员》在内的10余部红色电影都将“第一楼”作为取景地,它因此吸引了很多游客,也是新场派出所每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必到“打卡点”。
其实与红色电影有着不解之缘的“第一楼茶园”,本身就有很深的“红色渊源”。由于临河而建,隐蔽性强,地理位置优越,抗战时期,这里曾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站,地下党员顾梦花卖掉自己家的几亩农田后,在茶馆一楼开设了“洪福饭店”。而“第一楼茶园”距西面新场王家花园日军司令部(现在的新场社区卫生院)只几百米之遥,在狡猾残暴的日军眼皮底下,顾梦花艰难地开展着地下工作,店里的3名记账伙计,实际是隐身在此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共产党员肖望、朱醒民、邱忠民。
1942年夏天,顾梦花身份不幸暴露,随后被调往敌我交错的坦直镇一带搞侦查工作。1944年3月20日,正在坦直执勤的顾梦花中了敌人设下的圈套,壮烈牺牲,年仅34岁。
这幢经历了百年风雨的“第一楼茶园”如今已经“活化”为红色故事的讲述点。建党百年主题电影展,让游客在听志愿者讲述红色经典中,与红色电影中的场景零距离互动。
革命志士从这里走来
青石板的老街、蜿蜒的河道、古老的石桥……构成了新场古镇一幅独特的江南水乡图,而这里更是无数仁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的地方。
白墙、黛瓦、雕花门窗……位于沿街的一处三进民宅,尽管墙体斑驳,但那一道道沟壑也向人们无声述说着那段血脉偾张的红色岁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热血青年前仆后继。从奚家宅院里,就走出了6位抗战英雄。1941年前,地下党在奚家厅秘密联络工作。这是一座三进深的大宅院,周围是菜园和竹林,三面高墙与外界隔绝,环境极其隐蔽。这里诞生了新场镇第一个秘密电台,为浦东的抗日斗争发挥过重要作用。无数重要情报曾从这座深宅大院里静静发出,报国情怀刻在了这座老宅。
奚家子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投身到抗日最前线,其中奚兴章、李锦章两位同志为国捐躯。
在新场,像奚家这样,投入战争革命熔炉的家族还有很多。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新场党组织发动青年参军参战,不少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到新四军队伍中。
今天新场大街271号原来是张信昌绸缎庄,三开间门面,里面宅院有四进,过河对浜有他们的私家花园。抗战前,张于道在上海震旦大学读书,毕业后以张家所开张信昌绸缎庄作为掩护,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张信昌绸缎庄的多名青年,在张于道影响下加入革命队伍。
当时地下党和浦东游击队情报的交换、军需物资的供应、转运都在这里进行。上级党组织派来的通知也在此接头并由张于道设法安排他们的生活、工作。河对岸的后花园则是开展秘密活动的地方。1944年张于道在接受党交给任务外出时因重病逝世。
新场大街181弄康家则是新场的又一个秘密联络点。1928年冬,时任中共新场区委书记的吴仲超把康家设为秘密联络点。之所以选择该处为联络点,一是这是个娱乐场所,人员出入复杂,通过里面打麻将掩饰从事秘密活动不易被人注意;二是时任新场镇党支部书记的徐福奎就在这所宅子的门面房子里开了家烟纸店,便于掌握情况。
据康家老人讲,那时来参加秘密活动的有潘汉年、吴仲超、谢挹青、沈寿亚等。沈寿亚与康家是亲戚,他说康家人很老实,在这儿活动可靠。潘汉年、吴仲超等人还多次在康氏家园接待时任上海淞浦特委组织部长陈云,听他指导革命斗争。有时工作到夜深,陈云会住在康氏家园客堂里。
此外,潘氏北房的潘浩潘澄兄弟参加了新四军。朱醒民、蔡佳杰等一大批革命青年相继参军参战为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红色基因深植在此
在新场大街367号有一处三进的江南民居,新中国成立后,曾做过镇文化宫、工人俱乐部,2006年经过修缮后,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设计布展成“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陈列馆里展示了新场的盐场历史、古桥、布庄等,游客们都喜欢到这里一观。新场派出所的新警们报道后的第一站往往就在这里,在这里不仅有他们即将守护的土地的历史,还有一个共产党人的故事。
这里原为信隆典当,它的故事与一个人紧密相连,他就是吴仲超,故宫博物院第一任院长,他在信隆典当行里当了10年伙计。1927年秋,吴仲超去上海法学院读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他回到新场,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组建了南汇历史上最早的3个党支部:镇中心的新场镇支部、镇南农村的中心桥支部和镇北农村的谢家宅支部。
新场有了党组织后,先在青年中宣传革命思想,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朱人秀、朱人俊兄弟俩成立了“大众读书会”介绍青年阅读《铁流》《罪与罚》等,还编印《南方话新文字课本》《小把戏》等册子,宣传爱国救亡思想。不少青年在接受了新思想后,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期间,新场党组织积极在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学校工作的地下党员肖望、朱醒民等,在地理、历史课上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在音乐课上教“打狼歌”,教演“放下你的鞭子”等活报剧,不少同学因之参军参战,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党在新场组织群众与敌人开展了形形色色的斗争,很大程度上压制了敌人嚣张的气焰。
在日寇制造的王家花园事件中,地下党组织群众巧妙与敌周旋,并通过游击队向伪政权施压,迫使日寇放掉关了三天三夜的青壮年。
红色理想由他们传承
在内忧外患,时事波谲之下,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辈前赴后继,他们有的人甚至没能留下任何图文记载资料,但不妨碍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历史的功德碑上,正是这种红色精神湮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给后辈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近乎神话的不朽传奇。
在这里,传承红色基因的新场派出所守初心,铭使命,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记者了解到,新场派出所的党员民警数量占比在全区派出所中名列前茅。他们追寻着老一辈党员的足迹,传承前辈的革命精神,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街头巷尾,他们用忠诚与担当守护万家灯火,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从每一件小案中,践行着党员的忠诚理想。
3月13日,新场派岀所民警潘凌峰在申江南路航三路西南侧进行交通整治。突然,一辆车急停在民警身边,一位男子径直下车,神情焦虑地跑向民警。出于多年工作经验,民警感觉此男子遇到了难事,遂迎向前主动询问,得知该男子的儿子在玩耍时不慎摔跤,随即倒地不起,在送医的过程中,小孩还出现呕吐、腹痛的症状,并伴随意识不清。民警立即驾驶警车,一路“绿灯”,将孩子和随行的奶奶送往浦东医院,全程陪同其急诊救治,在民警的争分夺秒下,小孩转危为安。而在安顿好小孩并联系到其尚未赶到医院的父亲后,民警默默地赶回岗位,继续交通整治工作。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随申办”APP刚刚更新线上业务办理功能,派出所便整理相关流程形成简单易懂的引导海报、易拉宝放置派出所内外,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免于大排长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席卷而来,他们就广泛应用联勤联动机制,带着辖区其他政府部门一起行动起来,不断提高居民反诈意识,每每遇到居民可能被骗,他们便耐着性子“絮絮叨叨”一劝就是好几个小时,只为守住居民的“钱袋子”;涉民生案件困扰居民,他们就严厉打击执法,动态清除辖区隐患,真正做到听民声、解民忧、护民安,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