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明亡清兴的60年,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解、山谷陵替、格局剧变、悲欢离合的时代。这是让人热血沸腾、让个性表露无遗的舞台,努尔哈赤的坚毅,皇太极的进取,万历帝的怠惰,天启帝的庸顽,袁崇焕的忠烈,魏忠贤的奸诈,东林党人的绝望抗争,阉党群丑的擅作威福。在明亡清兴的历史舞台上:格局,雄伟壮阔;人物,群星灿烂;事件,繁复跌宕;故事,生动有趣。人们都在表现,也都在表演:真与假、善与伪、美与丑,智与愚、勇与怯、廉与贪。
《明亡清兴六十年》一书生动地展现了明末清初六十年间的历史风云。作者阎崇年老师对明朝和满族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平行观察,力图总结明朝何以衰亡,满族何以兴起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在叙事手法上,以袁崇焕个人的命运起伏为推进情节发展的线索,又增加了其背后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以既有可读性,又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本书的主线人物袁崇焕,以他那股刚毅奇伟、炽热强烈的爱国精神,给当时凡俗怯懦之人以深刻的教育。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许多仁者、智者、勇者、廉者,他们是中华豪杰的精英,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一位杰出人物的魂魄,一段重大历史的背后,必有一种优秀的精神。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凝晶与体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震撼力,值得我们梳理、研究和弘扬。袁崇焕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仁、大智、大勇、大廉者。袁崇焕的仁与智,令人赞颂;勇与廉,令人敬佩。这种爱国精神,同他的浩然正气密切相连。袁崇焕留给后人熠熠永辉的思想、薪火永传的精髓,就是“浩然正气”。“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合乎道义、充满天地、超越时空之气。袁崇焕身上的这种“浩然正气”,主要表现为爱国的精神、勇敢的品格、求新的旨趣和廉洁的风范。
袁崇焕的死是一场悲剧。从哲理来说,生死是一个大关节,也是一个大境界。袁崇焕之死,唤起万千人奋起,笑洒碧血振乾坤。如鲁迅所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既要知世论人,也要知人论世。时代呼唤袁崇焕的浩然正气与爱国精神,时代需要袁崇焕的浩然正气与爱国精神。人们透过袁崇焕的正气与精神、仁智与勇廉、品格与事功、喜悦与悲哀,了解先贤,景仰英豪,知荣明耻,激励来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