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人生需要“三保险”

本文字数:1251

  □蔡洁韵

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让很多人梦想破碎。经历灾难和恐惧,我“心有戚戚焉”。世事无常,唯一确定的却是不确定,人生需要“三保险”。

活在当下,健康之要前所未有。不仅因为新冠病毒为众生敲响了警钟,不只因为“996”悄然生成职场潜规则,更因为健康才是“时间的朋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健康才能笑到最后,成就事业也好,人生圆梦亦罢,都需要健康背书。去年,我因长期用眼不当患上眼疾,不得不少用手机尽早入眠,伴随体检报告长度增加的,还有电子秤显示的数字。惋惜“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时,我才恍然大悟,身体原本属消耗品,就算好生呵护也会变老变旧;身体更是限量品,有些部件磨损不可逆转。科学养生保健,将身心保持于健康状态,其实也是为成就事业奠基,为实现梦想打桩。当然,如若条件允许,未雨绸缪搭配一份商业保险,或可保远离“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式悲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身处浮躁红尘,尤需为人生上一道财务保险。抑制过度金钱欲,秉持理性消费观,认清个体金融素质局限,谨慎对待金钱财富,不举债从事能力外投资,不消费财力外物品,或能保更好地看护财富福庇后昆。时下,因借钱赌博、投资、消费等恶性债务酿成的悲剧,一再向人们敲响警钟。可怕的是,似乎没有任何年代像今天这样,借钱途径如此多便。从银行信用贷、消费贷到民间高利贷,再到网络平台借呗、微粒贷、校园贷,甚至连外卖平台也设法借钱给个人。更可怕的是,借到钱去高消费和乱投资,还不上可选择分期还,甚至还可以贷养贷。所有这一切,操作便捷仅需动动手指,更助长一些人“借”令智昏。似乎也没有哪个年代能像今天这样,凸显着民众日益增长的财富向往,与投资环境混乱财商教育短缺的矛盾。参与非法集资、加入传销也好,买入P2P也罢,成因大同小异,皆源于人们对糖衣包裹的“庞氏骗局”识盲。无论是消费主义,还是借钱投资抑或庞氏骗局,其祸根无不指向“贪婪”二字。“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你想要的是别人的高额收益,别人盯着的却是你的本金。“人到无求品自高,事能知足心常惬。”试想,若心中无贪念,脑中存清明,不羡慕他人光鲜亮丽,不迷信他人巧言令色,不眼馋他人盆满钵溢,又何至招来无妄之灾。

心灵,决定着人的语言、行为和态度。为心灵上一道保险,就能“一保当关,万险莫开”。心灵无险,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对道义底线的坚守,常思己过且推己及人;心灵有险,则开口难免污言秽语,行为多半蝇营狗苟,“仁义礼智信”无从谈起。一切皆可拼的假名媛、代孕又欲弃养的顶流小花、虐待不孕妻子致死的丈夫、高铁霸座或恶意逃票之流,凶就凶在无“真善美”可言,险就险在突破了道义底线。为心灵投保,并非要人做大仁大义的君子,而是要人不做见利忘义的小人。

人生在世,无非生存延续、生活质量、生命境界三种状态。健康保险保生存延续,财务保险保生活质量,心灵保险保生命境界。人生有了“三保险”,就能从生存状态攀越生活状态,进而抵达生命状态。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 人生需要“三保险” 2021-06-28 2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