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医护人员开出“人情方”帮助贩卖精神药品

闵行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助推医院堵漏建制

本文字数:937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近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召开精神药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至2020年,闵行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精神药品涉毒案件18件27人。剖析这些案件发现,有个别医护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开出“人情方”,帮助贩卖精神药品。据此闵行检察院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助推医院堵漏建制。

精神药品涉毒案件占比上升

据闵行检察院副检察长李英通报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闵行检察院共受理审查起诉毒品案件20件27人,其中精神药品涉毒案件7件9人,精神药品涉毒案件占比上升。

“通过办理这些精神药品涉毒案件发现,精神药品迷惑性和隐蔽性强,且多发于娱乐场所和特定群体,还出现了个别医护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贩卖精神药品的情况。”

在闵行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周某某贩卖毒品案中,周某某明知“思诺思”系国家管控二类精神药品且被购买者用来当作毒品使用,虚构其母失眠,寻求上海某医院医师曹某某帮助,在周某某用本人的信息网上挂号后,由曹某某至该院心理诊室找同事开具处方,心理诊室在未有实际就诊患者的情况下开出处方,曹某某凭处方从医院药房购得“思诺思”药片一盒交给周某某。当日,周将3粒“思诺思”药片贩卖给购毒人员,被民警当场抓获。周某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另有一起案件,医护人员朱某在明知他人购买阿普唑仑用于贩卖给吸毒人员后,仍委托同事王某某至神经外科医生马某某处配出阿普唑仑后将该药闪送出去,后朱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药品最小化包装落实源头管理

闵行检察院在办理这两起贩卖毒品案中,发现涉案毒品均来源于本市同一家医院。检察官在与院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找准医院开具处方药物存在的管理漏洞,确认该院存在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开具不严、缺乏监管机制、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存在盲区等问题,并向该院制发检察建议。

同时,检察机关积极开展事后跟踪,确保检察建议落到实处。记者获悉,近日,该医院已书面向闵行检察院回函,表示将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对精麻处方开具使用的全面检查,通过药品最小化包装及信息拦截设置等措施做好源头防范,同时着重强调对“人情方”的警示教育。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医护人员开出“人情方”帮助贩卖精神药品 2021-07-19 2 2021年07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