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 杨文战
如今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老百姓打官司越来越便利。虽说立案只需“登记”,但基本的立案材料还是要准备好的,其中就包括一份格式内容符合要求的起诉状。
笔者在执业过程中经常接受这样的咨询:去法院打官司,诉状该怎么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此想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所谓起诉状,是原告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必须提交的书面文件。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起诉状是一种法律文书,格式、内容都是有法定要求的,一般来说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以上是在内容方面的最基本要求。
那么,诉状是不是越长越好呢?
在诉状中,当事人应该把双方发生争议的基本事实说清楚,尽量用概括、简明的语言,切忌长篇大论、絮絮叨叨。
起诉状的最主要目的在于让法官了解当事人的主张及其理由,所以只要写清楚自己的诉讼请求或主张,并简要陈述这些诉讼请求或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法律即可。
一定要注意阐述的事实和理由要和自己的诉讼请求相关,要成为支撑诉求的依据,如果和诉求无关,写得再多也没什么意义。
如果以考试来作比喻的话,起诉状更像是一道简答题,应当简明扼要,而不是像写作文那样,需要发挥想象、还原细节,弄成长篇大论。
诉状中重要的事实和法律应当论述清晰,但不要过多地叙事,更不要大肆抒情。
法官都很忙,你如果把诉状当成小说来写,法官是没兴趣研读的,更何况普通人也没有作家那样的文学水平。
现实中,常会看到一些当事人写出厚厚一本诉状,可是埋头看了半天,你都不知道在法律上他想表达的关键是什么。
如果这诉状不是打印而是当事人手写的,你可以想象法官读到时的心情了。
在专业律师和法官眼里,诉状的内容应当紧扣关键,一份观点清晰、层次分明、简洁有力的诉状更有利于法官了解你的主张。
相较于普通人自行撰写的诉状,有经验的律师写的起诉状往往更加简洁,甚至会故意藏起一些东西。能用一两页解决的,尽量不写三四页。
因为起诉状只是诉讼中的基础文书,少写了内容今后是有机会充实的,一些事实的表述角度还可能会根据起诉后己方和对方提供的证据进行相应调整。
而且,相对比较简单的诉状,可以避免自己的办案思路和底牌被对方过早了解透彻,那些更细致的内容通常会在当庭或庭后以书面代理意见的方式表达。
当然,有些案件也需要把起诉状写得更详细些,但是不管篇幅多长,专业律师写出的诉状肯定也是层次分明、要点清晰的,不会错乱无序。
另外,在律师所写的起诉状中,往往甚少出现感情色彩浓厚的内容。因为从法律角度来看,案件胜诉与否,关键要看事实和证据,讲事实摆法律才是硬道理,煽情是意义不大的。
有些普通人写的诉状,则往往希望“博同情”,一个欠款纠纷能从自己的童年不幸开始讲起,这么写当然也没有被法律所禁止,但效果如何就很难说了。
不论是亲力亲为,还是委托专业律师撰写起诉状,有一点是必须留意的:如今办案法官真的很忙,因此,一份阐述案件事实简明扼要、法律依据清晰准确的诉状能让法官对案件有更深的认识,这样的诉状才是一份好的诉状。
一份阐述案件事实简明扼要、法律依据清晰准确的诉状能让法官对案件有更深的认识,这样的诉状才是一份好的诉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