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城市安全如何扎牢“篱笆墙”

代表呼吁提高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保障能力

本文字数:1715

每年夏季,上海都会引来台风的“考验” 资料照片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近日,河南郑州特大暴雨已造成几十人死亡的悲剧,城市安全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早在今年两会时,市人大代表吴健生就已经关注了城市安全这一问题,他就关系城市安全的基础设施完善与使用,提出了建议。日前,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答复。

代表呼吁城市基础设施定期体检

吴建生代表表示,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上海要“以系统性防控守牢城市安全底线”“强化安全韧性适应理念,在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及保障等方面保持弹性,提高城市应对灾害能力”。因此,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他指出,上海的一些设施缺乏应急灾备能力,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风险管理和处置能力。

为此,吴健生代表建议,建立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定期体检制度,对长期服役基础设施的健康状态、使用性能、配套设施状态和潜在安全问题进行全面体检。对体检发现存在较大风险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升级改造,为提升城市韧性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他建议对给排水、能源、交通等关系城市运行的重大基础设施开展全面排摸,对于备灾能力缺乏或薄弱的基础设施,抓紧补齐短板,在“十四五”期间立项规划和投资建设,消除突发状况时的城市安全隐患,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

同时,制定城市基础设施运行保障预案,强化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确保灾害发生后得到快速处置,降低次生、衍生及其它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对城市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强化城市风险监控体系

市应急管理局在对代表的答复中表示,为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本市已经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第一次上海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并在徐汇区进行了普查试点。在“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部门、涉灾部门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安全运行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强化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各灾种防御体系建设,强化预案、队伍和物资储备等应急要素建设,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及时发现和消除城市安全运行风险隐患。

除此之外,上海建立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健康体检制度。据统计,全市排水管道总量2.8万公里,其中主管2.2万公里。目前已建立排水管道周期性检测制度,“十三五”期间,本市全面启动排水管道结构性普查工作,同步开展排水管道修复改造工程。原则上,每年排水主管结构性普查不少于总设施量的10%,流砂易发地区等地质结构不稳定地区的管道、管龄30年以上的管道及施工质量差的管道增加普查次数;连管结构性普查每年不少于总设施量的20%。结构性普查工作按照排水系统或者排水片按照《上海市水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定期对供排水设施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全市设施风险防范清单和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风险管理和处置能力。同时,强化部门协同、政企合作,并利用智能监管系统,有效整合和挖掘利用监测数据,构建闭环完善的监管体系,提升设施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市水务局透露,本市正在加强排水管网改造,系统提升污水处理能力。首先是持续推进排水管道完善。“十四五”期间,全面梳理排查雨水管道,制定管网补缺工程实施方案,按计划推进雨水管道补缺工程。为满足污水干线检修和污水量调配需求,拟新建合流污水一期复线工程,建成后,近期利用复线总管及相关支线工程对现有合流污水一期干线输送的污水进行改接和转输,为一期干线改造创造分段、干仓施工的条件;远期,复线工程主要用于区域初期雨水调蓄,并作为一期干线的应急备用管。目前,合流一期复线工程已进入立项审批,力争年内开工,合流污水一期干线修复工程根据现状条件逐步推进实施。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建、扩建17座污水处理厂,同时提升排水系统间互连互通能力,竹园白龙港连通管年初已实现开工,提高雨污水削峰调蓄规模。同时,根据全市2035雨水排水规划以及《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增设源头绿色基础设施,增加雨水蓄滞空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 城市安全如何扎牢“篱笆墙” 2021-07-28 2 2021年07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