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减少办事跑动次数,关爱困难老幼群体

上海民政细化34条防疫举措

本文字数:843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日前据市民政局消息,根据国家和本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上海民政细化34条举措,进一步明确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要求。具体来说,本市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机构正加强“一网通办”“不见面办理”宣传和预约办事,减少居民跑动次数,婚姻登记机构则以预约为主。同时,上海也加强对高龄独居老人和社区特殊儿童对象的上门关爱。

根据34条举措,上海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机构对于办事群众,进入受理中心须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对无法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可通过查验有效身份证件并做好登记或者其他辅助方式进入。对于老、幼、病、孤、残、孕等脆弱易感人群,各区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其提供便利。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资源,加强“一网通办”“不见面办理”宣传和预约办事。

本市婚姻登记机构强化登记预约制,引导当事人通过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网站、“随身办市民云”、“支付宝”APP、“上海发布”“上海民政”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预约。

自本市养老机构暂停探视后,34条举措进一步明确,本市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室等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和社区长者食堂、助餐点也暂停接待外省市人员参观,并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和行程码、消毒、限流等疫情防控措施,途经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不得入内;开展堂食服务的,控制同一时间就餐人数。中、高风险地区的社区长者食堂、助餐点要立即停止堂食。居家养老服务经与家属协商一致,机构可暂时停止上门服务,但对家庭照护需求压力大的服务对象,尤其是高龄、独居等困难老年人,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要确保服务不断。

儿童福利机构暂停接待一切参观访问和社区康复服务,除工作人员外原则上不得入内;同时对社区特殊儿童对象应坚持每日联系和长效关爱制度,加大巡查、入户走访、定期探访的力度和频次,要指导、帮助儿童服务对象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防疫物资优先供应。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上海民政细化34条防疫举措 2021-08-09 2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