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别把斑马线当成自家“后花园”

本文字数:1074

  □李英锋

8月18日,一段“两女孩趴斑马线”拍照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两名女孩在车来车往的斑马线上拍照,一名女孩还趴在了斑马线上。交警调查后得知,两名女孩年龄为12-13周岁,看到短视频平台上网红博主在马路上拍摄的照片十分好看,就想要模仿。经过交警批评教育,两名女孩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并表示以后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8月20日《北京青年报》)

斑马线尽管是车辆礼让行人的文明线,但却不是绝对的安全线,车辆不礼让行人甚至顶着红灯闯斑马线、侵占斑马线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当车辆行进方向显示绿灯,车辆有通行权时,因驾驶人可能存在观察注意不够、误判、操作不当、躲闪不及、抢道抢灯等问题,车辆给斑马线上的行人带来的风险更大。

斑马线是道路的一部分,行人通过斑马线必须遵守交通法则,不能为所欲为,不能把斑马线当成自家的“后花园”。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第六十三条规定: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行人不得有“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等行为。对应的罚则是:对于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行为,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在斑马线上占位置、抢空间、摆姿势拍照,妨碍了车辆通行,扰乱了交通秩序,踩踏了法律的底线。

一些博主在斑马线上或马路上拍“勇气照”,发到网上传播,甚至还附带“拍照教程”,不仅自身涉嫌交通违法,还很容易产生违法示范效应或溢出效应。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处于塑造养成阶段,对一些事物的认知还不清晰不成熟,对一些行为的把控还不理性,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未成年人更容易盲目模仿一些看似有趣实则有害的行为。“斑马线拍片教程”是一种不良的示范、诱导或鼓励,逾越了文明和法律双重底线。

对网络平台上的“斑马线拍照”“压马路街拍”等视频、照片或教程进行清理势在必行。各平台经营者必须认识到此问题的危害程度和违法属性,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规则,把“斑马线拍照”“压马路街拍”等视频、照片或教程拉入“黑名单”,并对既有的违规信息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博主的信息发布行为进行严格筛查监督。有关部门则应将上述问题纳入治理射程,通过明确治理要求、强化执法检查、约谈、曝光问题、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等手段,把治理压力传导给网络平台,倒逼督促网络平台尽到内容审核管理义务,落实治理责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别把斑马线当成自家“后花园” 2021-08-24 2 2021年08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