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打火机到酒精,再到活体动物……一次偶然的网购退货经历,让王某找到了“漏洞”萌生“敲竹杠”的念头。短短数月内,王某注册了多个支付宝账号,频繁网购快递违禁品,后对多家快递公司发起投诉,以此敲诈“理赔款”近10万元。近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审理并宣判了这起案件:被告人王某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0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某快递公司定期梳理投诉名单时,一个多次出现的IP地址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看似投诉人的收件人、电话都不同,但该投诉人的身份证号却频繁出现,投诉理由也高度相似:邮寄违禁品。于是,快递公司报案……一起因快递投诉引发的刑事案件浮出水面。
据犯罪嫌疑人王某供述,2020年,其在网上购买了一款打火机,收到快递后不满意便找商家退货,邮寄时,快递公司快递员取件时表示打火机属于违禁品不可邮寄,和商家反馈后,卖家让其直接申请退款,打火机自行处理。这次购物经历让王某发现了快递规则中的漏洞,动起了“理赔款”的歪脑筋,萌生了“敲竹杠”的念头。王某随即上网查阅关于邮寄违禁品相关条文,发现可以通过邮寄违禁品,在邮管局网站上投诉的方式,向快递公司提出索赔要求,相关企业及投递人员因害怕处罚,愿意给予其一定数额的补偿,金额从50元至上千元不等。
随后,王某便一发不可收,走上了以频繁投诉获取非法利益的道路。为了掩人耳目,王某甚至还购买了多部手机、多组手机号,注册了多个支付宝收款账号。
据检察机关指控,2020年5月至12月,王某在网络平台频繁购买火柴、打火机、酒精、农药、活体动物等快递违禁品,后在国家邮管局投诉网站对中通、圆通、韵达等多家快递公司发起违禁品投诉,以此威胁迫使快递公司付款私了,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累计得款9.97万元。
上海青浦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法应予惩处。公诉机关的指控成立,予以支持。王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予以从轻处罚;其认罪认罚,依法予以从宽处理。
【法官说法】
维权要讲“理”和“度”
该案主审法官段美玲表示,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有偿服务过程中,因权利受到侵害,维权固然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权;但是这一权利并非没有限度,被告人王某假借维权之名,实则以此为生财之道,短时间内针对类似主体以威胁或要挟的手法多次索取钱款,明显超出了维权的范围,非法占有的目的明显,触碰了法律底线,走上犯罪道路,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此类事件也给快递行业敲响了警钟,快递行业在客户投诉后,未能予以有效整改,而是通过私下主动赔偿的方式促使客户息诉,行为极不妥当。法院也向青浦区邮政管理局提出了加强管理,防范安全隐患;健全长效机制,明确企业安全生产职责;扩大宣传,强化安全教育;加强监管,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的司法建议,希望快递公司加强管控,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防止禁寄物品进入寄递渠道。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