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痰”

本文字数:1051

  “痰”:

自8月初北京市交管部门开始集中治理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以来,全市安装可拍摄“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电子眼217个,8月11日开始投入使用当天,拍摄到213起有关违法信息,司机均被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8月29日《北京日报》)百家讲:

斑马线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作为机动车司机,礼让行人不只是交通法规上的条文,更应是司机朋友们的自觉行动。可有些地方“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屡屡出现,比如,有的车辆经过斑马线时没有减速的趋势,特别是行人过斑马线正好在右转车道上时,不仅不停车,甚至还加速呼啸而过,让站在斑马线上的行人,特别是动作缓慢、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胆战心惊。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不礼让斑马线是违法行为?非也,是明知故犯。

礼让斑马线是司机最容易做到的,可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有些人不敢闯红灯,是怕有监控探头、高额罚款和驾照扣分等着他。而礼让行人,在斑马线上方没有专门探头监控设施,完全靠司机个人礼让意识,这明显还不够,从实际效果来看,法治更为重要。

笔者以为,礼让斑马线,严格执法不能“缺席”。我们既需要对司机加强宣传教育,也需要“电子警察”等技术手段作支撑。培养文明习惯的基础是坚守法治。只有人人遵守交通法规,才能共建共享和谐交通,让斑马线既成为城市的安全线,也成为一道文明、有序的风景线。——周家和

“痰”:

近日,山东青岛一对情侣在饭店吃饭时捞出蟑螂,获免单并索赔720元。商场内多家餐厅表示遇到类似事情,警方介入后发现二人系碰瓷,已敲诈五千余元,现已对二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月28日澎湃新闻)

百家讲:

近年来,类似“餐饮碰瓷”行为时有发生,由于餐饮商家在遭遇“餐饮碰瓷”后面临着“取证难”“维权难”等诸多困境,因而,很多时候只得“吃哑巴亏”,不是给予“免单”,就是给予“赔偿”。一些“餐饮碰瓷者”正是摸准了餐饮商家息事宁人,花钱消灾的软弱心理,类似“自导自演吃出蟑螂”这样的“餐饮碰瓷”便屡试不爽,这让很多餐饮商家很是苦恼。

其实,这起“自导自演吃出蟑螂”案例,除了对“餐饮碰瓷者”是一种法律惩处外,对餐饮商家而言,这也是一种“提醒”。餐饮商家在遇到类似“碰瓷”行为时,切忌抱着“息事宁人,花钱消灾”的软弱心理,而让“碰瓷者”的计俩和阴谋屡屡得逞,不妨通过“技防”的力量,如安装监控摄像头,收集相关证据,戳穿“餐饮碰瓷者”的伎俩和阴谋,从而让类似“自导自演吃出蟑螂”这样的“餐饮碰瓷者”原形毕露,处处碰壁。——叶金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百家讲“痰” 2021-08-31 2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