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教育部答复“将国际法学列为一级学科,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建议”

支持部分高校设置相关一级学科

本文字数:1186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342号建议的答复》,就“关于将国际法学列为一级学科,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建议”,经商司法部,予以答复。《答复》中表示,将继续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二级学科,支持能够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高校探索设置相关一级学科。

见习记者  朱非

全国法学一级博士点共有55个

教育部在答复中介绍,目前,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是法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全国共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5个、硕士点149个,均可培养国际法相关人才。此外,全国已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设置国际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6个。2018年发布高校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将“国际法”作为所有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核心必修课,“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作为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格局

在加强涉外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方面,2011年起,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联合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2所高校建设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重点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各基地高校普遍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双语或全英文课程比重,增设涉外法律课程,开展与海外高水平法学院校的学位互授联授等,探索形成“国内-海外合作培养”机制。

2018年起,两部门联合启动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引导高校积极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格局。2020年以来,教育部也在研究制订《加强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方案》。

近年来,司法部积极开展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涉外法律人才培训工作。目前,已成功举办首期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涉外法律人才培训班,取得积极效果。

支持探索设置相关一级学科

据悉,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司法部一起做好以下工作:

继续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二级学科,支持能够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高校探索设置相关一级学科,推动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在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设置工作中,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统筹研究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灵活高效、适应需求、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

印发实施《教育部加强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方案》,指导高校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加大面向不同法域、不同国家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力度,系统设计并实施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项,推动构建高校-实务部门、国内-海外“双协同”机制,加强国际法、涉外法、国别法等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支持我国优秀涉外仲裁人才到国际组织或国际知名仲裁机构交流、任职和实习,协调指导涉外律师事务所参与有关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 支持部分高校设置相关一级学科 2021-09-22 2 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