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市人大常委会昨天听取和审议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报告

更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

本文字数:1257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本市营商环境法治化保障进一步健全,今年1-8月,全市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受理纠纷申请8.9万件,调解成功率77.6%。昨天,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据了解,经过4年多的努力,本市已形成统筹协调有力、落地执行高效、政企沟通顺畅的营商工作机制。本市聚焦营商环境世行测评和国家评价重点指标领域,对标最高标准,持续深化改革、攻坚突破。

同时,上海政务服务便利化进一步提升。  “一网通办”平台功能持续提升,行政权力事项全部接入。开通国际版、上线长者版,  “随申码”累计使用超42亿次。  “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扩围,今年新增支持资金申请、挖掘路施工、社会救助、公共信用信息修复、居住证办理等12项“一件事”已全部上线。

市场环境开放性、规范化进一步显现,通过证照分离和“一业一证”改革复制推广,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市推开,  “一业一证”改革在全市推广。值得注意的是,本市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在推进企业经营自主便利的同时,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包容审慎监管继续扩围,免罚清单已覆盖市场监管、文化市场、生态环境、民防、城管、消防等6个领域,包括94项轻微违法免罚事项。

上海营商环境法治化保障进一步健全。营商环境法治体系逐步完善,去年《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布实施后,市人大又出台了《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法治保障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进一步夯实了营商环境法治体系。加之上海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加健全,1-8月,全市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受理纠纷申请8.9万件,调解成功率77.6%。

与此同时,上海的营商环境优化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工作推进落实还要加大力度。信息共享赋能还要深入推进。企业感受度提升还要持续努力等。市政府表示,下一步,本市将更大力度推动《条例》落地见效。按照市人大对《条例》实施情况专项监督的要求,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同步抓好营商环境4.0版的跟踪督查,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本市还将更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通过升级涉企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加快涉企事项、惠企服务实现掌上办、网上办,系统性重塑涉企服务模式。

除此之外,本市还将推广应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强事项对接、数据汇集、平台应用,做到执法监管部门应用全覆盖。做优“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让进一网、能通办、快办、好办成为常态。本市将制定政策问需于企,政策执行问效于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效果评价。通过强化网格化服务,完善统一的企业诉求处理机制,打造“金牌店小二”服务专员队伍。

上海还将着力加强平等保护。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招投标、资金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纠纷解决等方面,进一步维护公平公正,稳定企业预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 更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 2021-09-28 2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