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医药腐败也是药价推手

本文字数:1029

资料图片

  □徐建辉

日前,一则起诉书让心脏支架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一名医药代表给心脏支架的回扣明码标价,靠着“每个2000元的回扣”,11年间向洛阳某家医院销售了4000余套心脏支架,累计支付回扣款达824.73万元。为此,该药商被公诉机关以涉嫌对单位行贿罪起诉。  (10月8日《北京青年报》)

国家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后,心脏支架售价出现的“断崖式”降价从侧面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心脏支架过去的“天价”是不正常的,存在非常大的虚高问题。以2020年11月国家医保局组织的一次心脏支架集采为例。当时,医院中一个心脏支架的平均进价为13000元,而此次集采最终中标平均价为700元,堪称“打折打到骨折”。

显而易见,药企也不可能赔本赚吆喝,就是这个价格应当也有利可图。根据当年行业龙头企业乐普医疗披露的78.06%的毛利率来计算,单个心脏支架成本约为658.2元。

那么经过集中采购后的心脏支架售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降幅?这一方面当然要归功于激烈的行业竞争,而在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这种锣对锣、鼓对鼓的阳光采购方式,公开透明的“灵魂式砍价”,不仅最大限度压低了商家的报价,更直接捅破了医药腐败的暗箱,充分挤掉了过去那种点对点分散采购模式之下高额回扣的“水分”。

道理很简单,过去一个心脏支架,药商能给医院和医生2000元回扣,那他自己至少要赚到4000元、6000元甚至更多才“合理”。而除了医生的回扣、药商的收入之外,生产企业和各级代理也要抽成获利,这样层层加码下来,卖到患者手中的支架,价格焉能不高?

说到底,这种以“吃回扣”为典型特征的医药腐败,即便不是人为推高药价、加重患者负担的罪魁祸首,也是重要推手。上述洛阳这家医院吃心脏支架回扣11年的案例也许只是“冰山一角”。近日媒体还曝光,安徽亳州利辛县人民医院心血管三科原主任刘某,仅仅两年多时间便收取回扣231万余元,其中心脏支架相关医疗耗材回扣款便高达141万余元。

通过检索裁判文书网还发现,从2013年到2019年12月,发生在医药领域的贿赂案件便超3000起。加强针对性的治理刻不容缓。虽然集采改革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回扣式”购销乱象,但这并非终点。还有那些尚未纳入集采的药品医械,以及饱受诟病的收患者红包、开院外高价药和过度检查、治疗问题,这些都需要持续深入治理。绝不能让这些医药领域的腐败乱象和不正之风再去啃噬患者的“人血馒头”,给他们雪上加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医药腐败也是药价推手 2021-10-12 2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