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
许多商场和中小学门口的文具店中都有各式各样的文具盲盒出售,价格通常几元至几十元不等。但有家长反映,里面的东西根本不值所售价格,有的是“三无”产品质量很差,而且重复率高,买来完全是浪费钱。对于文具盲盒的态度,社会上也是褒贬不一。
(10月10日澎湃新闻)
百家讲:
虽然盲盒市场规模大、需求量高,但质量问题却时有发生。当抽盲盒成为一种风潮,就有可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些假冒伪劣、过期库存商品乃至违法违禁物品也随之冒出。对未成年人而言,目前的文具盲盒等,都会刺激他们的猎奇和攀比心理,导致过度消费,从而不利于培养理性正确的消费观念,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极大。
特别是,质量有问题的文具,给孩子身体造成的伤害,可以用药物医治;而盲盒给孩子心灵造成的毒害,却无法对症下药,既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更会对孩子的未来人生带来负面影响。可见,相比一些质量有问题的文具,文具盲盒等所深藏的隐性之毒更可怕。
文具盲盒,不能成为监管盲点。有关部门不能等闲视之,应依法进行精准打击。首先,市场监管部门应把好源头关,对文具盲盒之类的儿童用品,不予登记,不予注册;同时,禁止厂家生产此类商品,监督商家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视商品的负面影响和社会导向。学校和家长要及时指出盲盒的有害成分,教育和引导孩子从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周围的环境,学会选择健康安全的儿童用品,主动远离这种精神上的垃圾用品。
——汪昌莲
事由:
坐在公园休息,正逗孩子玩时,冷不丁身边的广场舞大妈们开启了高分贝音响,让人直捂耳朵赶紧“逃离”。为了反击广场舞的高分贝大喇叭,近日一款名为“反广场舞音响神器”在网络走俏,记者调查发现,这款“神器”是通过屏蔽器对音响进行干扰,甚至可以直接暂停播放设备。
(10月9日《扬子晚报》)
百家讲:
其实,法律才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神器”。学法懂法依法讲理是始终不变的互动规则,谁不讲理谁违法。值得欣慰的是,包括广场舞噪音在内的噪声污染的法治进程在不断加快加密加力。8月中旬,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删除了原法名称中的“环境”二字,更加明确法律规范对象仅限于人为噪声,立法精准度更高。8月下旬,该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9月初,中国法学会就该草案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暨立法专家咨询会。9月中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重庆、四川等各地开展噪声污染防治法立法调研。可以说是紧锣密鼓、马不停蹄,有关对公共场所娱乐健身噪声扰民进行处罚的共识也在不断凝聚,以法律之信仰、守法之自觉、用法之刚性,有效治理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强。
——张翼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