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夫妻离婚协议约定拿房一方还贷

金山法院:不支持

本文字数:1336

□记者  翟梦丽  通讯员  杨程

本报讯  夫妻双方结婚后买房,约定房屋贷款两人共同偿还。但一朝离婚后,房子归女方所有,当女方无力还贷时,男方也能以不拿房为由拒绝还贷吗?近日,金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此案。

王先生与李女士于2016年1月登记结婚,婚后二人相中了位于金山区某小区的一套房屋,二人手头的存款仅够支付房屋首付款。于是王先生便与某银行签订了《个人房屋抵押借款合同》,约定王先生因购房需要向该银行借款105万元,借款期限为2016年7月3日至2046年7月3日,合同还对利息、付息、罚息、提前收贷条件进行了约定。

李女士也在上述合同落款处签字承诺,申明该合同项下债务为夫妻共同连带债务,同意承担连带责任。2016年8月,王先生、李女士办理了房屋登记,房屋产权人和抵押人均为夫妻二人。

王先生和李女士购买完成并入住后,开始按月及时归还房贷。但婚后二人矛盾不断,最终于2020年5月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位于金山区某小区的房屋离婚后归李女士所有,之后房贷均由李女士归还”。但李女士后因生活和工作变动无法按时归还后续房贷。

今年年初,银行诉至金山法院,要求王先生、李女士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各类利息;若二人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请求依法拍卖上述房屋以实现抵押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银行与王先生签订的《个人房屋抵押借款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约束力。李女士签字承诺内容表明其同意对合同项下的借款承担连带责任。合同签订后,借款人未能如约履行还款义务,已构成违约,依法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认为在银行发放贷款时王先生、李女士确为夫妻关系,案涉债务也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李女士也对借款合同项下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进行了签字确认。离婚协议书系二者对离婚后的债务承担进行了内部约定,未经A银行同意,不发生法律效力,银行仍有权根据借款合同主张相应权利。最终,法院判令王先生、李女士归还A银行本金、利息、逾期利息等;若王先生、李女士未能按期归还,则A银行有权通过对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以实现抵押权。

【法官说法】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当然,夫妻在解除婚姻关系时,可以就共同债务如何分担作出约定,但约定中如果涉及到第三人利益的话,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能够对第三人产生约束力。离婚协议中“房屋归女方,房贷也由女方独自承担”条款实质上是夫妻二人作为债务人对于债务的承担进行的内部约定,该约定是否能对第三人产生约束力还得视第三人是否知情或同意而定。

就债权人而言,将原本由两个人共同承担的债务转为其中一个人独自承担会影响债权的有效实现,所以法律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本案中,二人离婚协议中所约定的条款将涉房产的共同债务进行了转移,该债务转移未获得A银行同意,故对A银行不发生法律效力,A银行仍然有权要求二人承担还款责任。

所以,离婚协议约定“离婚后房屋归女方,房贷也由女方独自承担”的约定在二人内部之间有效,但若未获得银行同意,则对银行不发生效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夫妻离婚协议约定拿房一方还贷 2021-11-01 2 2021年11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