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朱非
本报讯 日前,第七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和“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会议评审在京举行。本市5所高校有6项成果入选。
据了解,“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和“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分别是为繁荣中国法学教育研究和法律文化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北京市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设立的奖项。
专家评审组按照两成果奖相关评选办法,经过初选、复选和集中评议三轮,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别产生19个获奖成果,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0个。
第七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中,一等奖成果有3个,分别为《不复过往:中国法学院纪事》 (清华大学 姜朋)、《百年传承:中山大学法科学人(1924-1953)》 (中山大学 黄瑶)、“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及实现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 杜焕芳)。
本市共4所高校4人成果入选,其中,《摩登法律人:近代上海法学教育研究(1901-1937)》(上海市委党校 沈伟)、“Early Graduate Legal Studies in America and Legal Transplantation:The Case of China’s First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egal Scholar” (复旦大学陈立)获二等奖;“请求权基础实例研习教学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朱晓喆、“面向智慧社会的法学转型” (华东政法大学 马长山)均获三等奖。
第七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中,一等奖成果有3个,分别为《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 (西北政法大学 陈玺)、 《日本反垄断法的历史沿革与制度变迁(1947-2019)》 (郑州大学 王玉辉)、“中国律例统编的传统与现代民法体系中的指导性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张生)。
本市共3所高校3人成果入选,其中, 《上海法制史(第二版)》(华东政法大学 王立民)获二等奖;“平政院编制立法考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 胡译之)、 “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而奋斗的留美法科先行者” (复旦大学 陈立)均获三等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