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庭审

一方肇事逃逸 另一方伪造现场

车祸双方均被判刑

本文字数:1148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高松

醉驾导致的一场交通事故,一方肇事逃逸,另一方因为心虚叫来第三人伪造现场。近日,经崇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崇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法院最终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施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2个月;以交通肇事罪判处陆某有期徒刑11个月,缓刑1年;以帮助伪造证据罪,判处龚某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

酒后驾驶摩托车上路发生交通事故

今年1月的一天晚上,陆某和朋友小李等人一起聚餐,席间几人都喝了不少酒。当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小李发现自己的车坏了,于是便叫陆某驾驶摩托车送他回去。

行使途中,陆某看到对面有一束灯光照过来,以为是电动自行车,所以并未避让,依然载着小李在马路中间行使。意外只在一瞬之间,当时只听嘭的一声,两车发生了碰撞。陆某当场被撞倒在地晕了过去,等陆某醒来发现自己满手是血,朋友小李也倒在地上一动不动,而肇事者和肇事车辆早已消失不见。

清醒过来的陆某拦了一辆路过的轿车,请求对方帮忙报警,又联系朋友龚某过来帮忙。过了一会儿龚某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赶到了现场,意识逐渐恢复的陆某此时意识到自己喝了酒还驾驶摩托车,肯定是违法的,如果警察来了一定会处理他。陆某就让龚某赶紧把摩托车推走,同时把龚某的电动自行车留在了现场伪装成事故车辆。

事故双方“各怀鬼胎”最终各自获刑

120救护车和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把小李送到了医院进行救治,由于行驶途中,小李并没有佩戴头盔,最终因伤势过重救治无效死亡。民警还在现场对陆某进行了酒精测试,检测结果为123mg/100m l属于醉酒状态,随后民警把陆某带回派出所进行询问。在派出所,陆某称自己驾驶的是电动自行车,而民警在勘验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在事故现场的电动自行车有碰撞痕迹。于是警方再一次对陆某展开讯问,这次陆某终于交代,自己是因为害怕醉酒驾驶机动车被交警处罚才用龚某的电动车换下了自己的摩托车。之后,经过调取事发路段的监控录像,发现陆某和龚某在现场的确有交换车辆的情况,同时根据鉴定机构对陆某摩托车的碰撞痕迹和现场散落的车辆碎片进行鉴定的结果,也证实了陆某在事发现场驾驶的的确是摩托车。

那么和陆某相撞的那辆车又是什么情况呢?经过侦查,民警发现和陆某相撞的是一辆电动三轮车,并且通过在事发现场周围逐户排查,最终把电动三轮车的车主施某抓获归案。

据施某交代,当天他驾驶一辆电动三轮车在道路中间行使,由于当时正在下着小雨,三轮车的车灯视线并不是很好,就在两车交汇时发生了碰撞。施某当时考虑自己的电动三轮车没有牌照,自己也没有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于是直接驾车逃离了现场。

近日,崇明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帮助伪造证据罪将陆某等三人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崇明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8一方肇事逃逸 另一方伪造现场 2021-11-09 2 2021年11月09日 星期二